“对于人来讲再也没有比人更有趣的话题了。而且,对于多数人来说,最有趣的人正是他们自己”—— 罗伊·鲍迈斯特,《The Self in Social Psychology》,1999
自我感觉
场景:参加朋友女儿的生日,自己是唯一一个没有准备礼物的客人,感觉自己非常狼狈。
心理学解释:研究发现我们收到的内心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会忘记;其他人并没有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但是我们总能敏锐地观察到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出现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t)。
场景:工作中,领导夸我干得不错,我觉得这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干得不好被批评,这主要是项目技术难点多,周期太赶了,不能全怪我。
心理学解释:这是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的表现。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想联系而刻意避开失败对自我的影响,以此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自我服务偏见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它产生的骄傲感可以帮助我们抵制抑郁,激发我们去努力实现自我。但同时要小心过分的自我感觉良好,产生的盲目乐观,这往往失败的先兆。
“别人的过错在我们面前,我们的过错在自己背后。”—— Seneca,De Ira,A.D.43
场景:公司组织打羽毛球,新来的同事打得比我好很多,我在打得过程中就显得心不在焉,想让人觉得我没尽全力才输的。
心理学解释:为什么出现这种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的行为?因为“全力争胜却失败”要比“因不尽力有了失败的借口”更让人泄气。我们害怕失败,所以我们需要“自我妨碍”保护我们的自尊和公共形象。
“没有尝试,就不会失败;没有失败,就不会有羞耻感。”—— 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1890
看待其他的人和事
场景:去加油站自助加油的时候,前面的一号加油点空着,有辆车却在二号加油点加油把路堵了,我有点不爽,心想那个司机不会替他人着想。事实上,更可能的原因是他来的时候,一号加油点有车。
心理学解释:这种个体在归因时低估环境因素作用的倾向,称为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e error)。在解释他人行为时会存在一种偏见,通常会忽略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当我们作为行为的执行者时,环境会支配我们的注意;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为行为载体的人则会变成我们注意的中心,环境变得相对模糊。
场景:看到一个老人碰瓷中学生的新闻,感觉现在世风时下;第二天看到众人愿意为那个学生作证,又感觉世上还是好人多。
心理学解释:如果事情在我们的记忆中是现成的,我们会假定事件经常发生,这种现象被称为易得性直觉(availability heuristic)。人们从一条一般公理联想到一个事例是很慢的,但是却能很迅速地从一个鲜明的事例归纳出一般公理。
它可以解释为什么感知到的风险和真实的风险总是相差甚大。几次大的空难事故之后,我们会觉得坐飞机比较危险;而根据统计数据看,飞机依旧是最安全的通行方式。
“大部分人的推理都是戏剧化的,而不是定量的。”—— 法学家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场景:周五接到通知周六加班,公司加班没有加班费,所以心里十万个不愿意。第二天加班的时候,渐渐觉得加班还不错:在家也是无聊;项目进行得好,说不定还有项目奖。
心理学解释:态度有时会决定行为,但很多时候态度也会依从行为。当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出现不一致时,会出现一种令人不适的紧张状态,为了减少这种紧张感,我们会通过一些列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这就是著名的认知不协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根据“态度依从行为”这个法则,如果我们想在某个重要的方面改变自己,最好不要等待。开始去写那篇论文,去打那个电话,去见那个人——尽管我们非常不情愿那么做。
“ The best way to start working is by working.。”
参考资料
《社会心理学》(第8版),[美] 戴维·迈尔斯,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