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么多年之后,你还要再一次出逃。不对,你不是死了吗?
那天有个美剧迷告诉我,越狱开始第五季了。我是颇为惊讶的。因为好多年前,已经《最后一越》,而且“寿终了”。时隔多年之后,居然又有新的故事。于是我想了下,觉得还是应该去看看,看看新的一季里,到底开始了什么样的新的越狱,又是谁进去了狱中,谁要把谁救出来?
(此处可以有一句话外音: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好吧,在写完上一段之后的近一个月,我才又继续补这个坑。时至今日,我还没有去把《越狱第五季》找来看。这使得我把原来《第五次的越狱,谁在拯救谁》的名字,改成了当前的这个标题。因为,我突然发现:我对第五季的兴趣严重的降低了。至少说,不是那么迫切的想要去看故事的发生,或者去看帅哥美女们到底是怎么样?
这种感觉并不陌生,就是淡淡的无爱感。在看越狱的第三季、第四季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一种感觉。
因我的确还是喜欢第一季的那种初见欢。
2.第一季的初见欢
我忘记是谁提醒我去看那一部很好看的美剧?那部美剧就叫做《越狱》,我记得当时他们告诉我说里面的男主角很帅,那个光头很帅。然后,我不是弯的,我不会为了光头我去看故事,我觉得我想去看看美国的电视剧到底是怎么样的。
怀着对美剧的期待感开始去看《越狱》。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接下去的很长一段日子里,就只看美剧了;国产的连续剧都被排斥在外了——当然不是说不看,本来就少看;而有看的电视剧中,美剧占的比重较大。这些年来,国产剧中能够记得起的,被我从头到底看完的大概就是《大宅门》和《我的团长我的团》。(有机会,我也想写一写这两部电视)。
看了《越狱》才会发现,电视剧原来可以这样精彩,故事情节紧扣,人物关系起伏错落,颜值可以不美却有个性,构思可以独特更需要注重细节。由此,对电视剧有了新的了解。在那之后,又深入去了解美剧这个产业,终于明白了国产与美剧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生产机制。
当时的风靡应该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彼时,虽然网络已经普及,但是自媒体还在到来的路上,尚未发声。所以,美剧对国产剧这种压倒性的胜利——在某些人群的影视消费中是如此的——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冲击。而是让许多翻译组、BT组的人得到了新的发家之路。
3. 外行人说一说剧集制作的差异吧
所以在上一段里我说了国产与美剧在剧集制作上的差异。这一段,我想多说一些。关于影视,我是外行的。属于看热闹的那种。但是我又常常希望自己能够从热闹中看出门道,以期更加看清热闹,看懂热闹。
我的一个学生曾告诉我,有人向她下了剧本的订单。所以,我想任何的一个影视剧,应该是从剧本开始的吧。对于国内电视剧而言,在一定的经费中拍完一定的集数,一定的场景,大概就是制作;剩下的就是发行的事情。而美剧却是不同的。
忘记在哪里的资料里看到,美剧采用制作电影的方式,在制作每一集的电视剧;甚至每一季的电影都是根据着市场的需求来设置和规划的,收视率上不去的电视剧,甚至是再大牌的制作,也必须下课。甚至也会出现一季、二季之后,就突然消失了。这种市场化的制作评价方式,对于剧本、导演、演员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恰恰是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让市场接受,拥有有效的故事线或者更强的视觉的冲击。
在越狱的《第一季》里,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美剧所给予的诱惑——单是一个满满的纹身所带来的信息量,就能够玩转一季。而且,在美剧里,一个一个的形象是那么的鲜明,即便是个配角也有配角自己的故事。
这让我想起我在大学里读书时写的一篇论文,内容围绕着样板戏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大概说的就是当时的一种主流创作模板:
1.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2. 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3. 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这种突出方式,使人物一上场就知道他的好与坏、忠与奸;也使得主要人物主角就像是灼灼夺目的太阳一样,绽放光芒,却把其他的配角甚至是感觉的光芒完全掩盖。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形象的塑造极有挑战,要是你把一个反面角色演活了,那么可能收到效果会比正面角色更美好,于是那些坏蛋就成为很多人的样板,这对于戏剧来说是一种不太好的引导方式。
3.还是继续谈第一季吧
首先,接收到的冲击应该是来自于那个满身都是纹身的青春酮体吧!你能想象在错杂而具象的布局中,藏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每一个数字、每一个模块似乎都是破解谜题的钥匙;这就是暗示,甚至就是明示——你看,我就是准备这样玩,你要不要一起来猜。在未来的每一个的故事环节当中,你会不断地发现,原来这样的模块,这些数字代表了各种含义;而所有的内容都指向了”越狱“的主题。
把所有拯救的计划,营救的细节全部提前推演好,然后一步一步的去实现它。
神一样的思维,神一样的布局。
在来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不断制造或者说出现冲突以及突然的打断或者增加的障碍,让整个戏剧性不断加强。故事线错综复杂,而代入感超强,让人不断的去体验到剧集当中所给予的那种紧张和刺激。
当然还有帅哥美女的加持,甚至是每一个形象都非常的入木三分。这让我们想到了一些,在电影或者是中,老戏骨他们所给予出来的一种精气神的沉淀,以及对角色的演绎。
我不是说在在中国电影电视当中没有这样的老戏骨,还是说这种戏骨,或者是一种戏骨的风貌与职业的素养是比较少的。在记忆当中,《我的团长,我的团》就有很多值得去记忆的形象,是近年来或者说很长一段时间来,我能够去重复看两遍的中国电视剧。
4. 为什么要有续集呢?就是为了消费你
其实在第一季时候,看他们成功越狱完字,但是故事并没有去完全的结束,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二季的时候,我们依然保持着高度的赞赏和追剧的热情。
然而,一个漫无边际的奔跑,似乎没有终点。
在这样的写作过着这样的创作过程当中,应该讲圈粉之后会带来新的感受,但是对于新的创作却是一种不断的挑战。
于是在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当中都是不断的被演绎,发生不同的变化。后面的故事,加入了各种故事情节,各种新的人物,而新增与离开的人物加减之后,又使故事出现了新的转机。但是,第一季所使用的那些道具却慢慢的减少了,我们对原有的感受,原有的戏剧的观感不断的降低。
造成这样的原因也许是多样的,因为我们不是编剧,也不是导演,更不是制片人,我没有办法真正体会他们在资金的压力之下所做出的让步,也没有办法去猜测他们为了使《越狱》能够更多进入更多国家或者区域,得到更多人的拥护,他们必须不断地去增加外景地,增加新的场景,增加新的文化元素等等。
然而,所有的部分就是让电视观众继续消费;也许这就是了电视剧的一种发展方向吧!
5. 我想还是会把第五季看完吧!
看电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暗示,不断强化自我愉悦的过程,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会喜欢”影视明星“这一类的存在。正因为,他们不断的告诉我们要去喜欢他们——在演绎的过程中展示自我,让我们更加喜欢,通过看到文字图片、接触到他们的作品,并且把作品与自己喜欢的东西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去强化我们内心对他的追随,或者相信。在循环之中,这种感觉越来越强。
这种暗示甚至会由外往内,把自我的暗示不断的加强。比如说怀孕的妇女女子看着好的照片,就会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成为俊男美女,有人指证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
这种暗示甚至跟时间发生的关联。你喜欢一个东西越久越有道理去坚持着喜欢他。很多的人,在时间的长河当中把一些事情——在自我的演绎中——变得更加的珍贵,因为他把生活、经验、经历、阅历、收获、付出等等,全部都放到里面去,成为的他的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这些现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叫做”铁杆粉丝“。
如果我们站在街头去喊谁是《越狱》的粉丝?我想应该不会有太多的人站出来。但是,如果我们在网络上面进行投票,让喜欢的人点个赞,就会发现粉丝一下多了起来。因为一旦展示自己的成本过高,就会驱动人们回到阴影当中,以期护住自己的某些隐私。
但是,我想我还是会把第五季看完吧。
如此,不能阻止我想着第一季的初见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