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做大大小小的决定,而很多决定往往会让你事后后悔,比如计划外的消费,一时冲动下的口舌之争,其实很多促使你做出决定的“潜规则”,都藏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如果能多想想背后的原理,会让我们避免掉进“坑”里,从而让生活变得更加从容。
故事1:
有一天,我和女儿从外面回来,小区门口有人在做活动:交20元,送你一次免费全身按摩,外加一个手镯。只是稍稍驻足的功夫,手镯已经戴在女儿的手腕上,一个会发光的塑料圏。虽然我知道它的成本不会超过两元,我也知道为了避免两个小时的聒噪,我肯定不会去享受那个免费的按摩,但是我还是交了20元钱。
互惠原理:要是人家给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利基认为:正是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
所以,一些商家就会靠着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触发我们的亏欠感。类似的还有超市里试吃的食品,化妆品的试用装,等等。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故事2:
心理学家托马斯在纽约的海滩上做了一个关于偷窃行为的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要观察旁观者会不会不顾个人安全去阻止一起犯罪活动。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会把自己的便携式收音机故意留在海滩上,自己去海里游泳。另一个研究人员,假扮成小偷拿走收音机,以此观察5英尺外的游客的反应。结果,大多数实验对象都不愿冒险去阻拦那个小偷。在20次的实验中,只有4个人挺身而出。
随后他们将这个实验的程序稍微做了一点修改。这次,在第一位研究人员起身离开之前,他会简单地要求实验对象帮忙照看一下他的东西。每一个实验对象都答应了。现在,20个实验对象中有19个人都变成了挺身而出、阻止犯罪的孤胆英雄。
承诺与一致性原理: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了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
一般而言,保持一致是好的,但是我们必须警惕有些耍花招的人利用它来牟利。比如,朋友圈里的集赞活动,以及转发某某内容然后获得某个好处的行为。事实上,一旦我们做出了承诺,就会想方设法地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即便是一次次地欺骗自己。
故事3:
2011年10月,广东佛山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被车连续两次辗压后,路过19人竟无一人主动上前关注一下,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伸出救援之手。新闻报导以后,无人不责备路人的冷漠与事不关已;事实上,这样的事件并不是在中国独有,在纽约皇后街一女子晚间被凶手追杀,其呼救声被该区38位住户忽略,其间无一人出手相助或拿起电话报警。
但是我们也常在新闻中看到众人合力救助遇难群众的场景。为什么同样的情形,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类似的试验,发现只要有第一个人做出反应,很快会带动一群人付出行动,反之就是群体的麻木不仁。
社会认同原理:人在群体中行为往往会受到他人影响,甚至会根据周围人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反应。
了解了旁人对我们的影响,我们也可以有相应的策略来应对。假如你遇到了需要求助的情况,这时可以指定其中一人,向他求助。比如看着某个在场的人说“穿蓝色衣服的,打120”。当个人被明确指定赋予某种责任,往往能被有效执行,从而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求助。
故事4:
又到了某公司一年一度年终评先的时候,在推荐会上,各部门争得不亦乐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部门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先进非己莫属。
还有些人,总觉得别人“忘恩负义”,忘记了他当初怎样怎样,对方现在才能如何如何……
自利偏误: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自己在团队中所起的作用。有人把它叫做“高人一等效应”,也有人叫它“自视过高”。
反过来,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心理学上叫做“基本归因偏差”。
知道了这种思维习惯,我们就要在生活中学会自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及时鼓励团队成员的努力,从而让我们的生活更和谐、更从容。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心理学上的互惠原理、承诺与一致性原理、社会认同原理和自利偏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