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自由、死亡和人生意义,一直是人契而不舍探索的命题。而《当呼吸化为空气》主要呈现的是对后两个问题的思索。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记录了保罗生病前后的生活,他用自己的人生为我们诠释了个体生命关于人生意义的其中一种可能,也告诉我们如何理解和接受“死亡”;最后一部分是妻子露西在保罗离世后撰写的后记,字字句句都让人动容,她为保罗悲痛,也为他骄傲,即使保罗离开了,可是这种爱没有停歇,甚至仍旧鲜活。
看《当呼吸化为空气》的时候,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快要死了,你会怎么样?每当思考这个问题时,我脑子总是先短路十几秒,随后只剩茫然无措。我甚至不太敢去想这件事情。所以当看到保罗即使在确诊癌症后依然坚持自己的工作时,除了不太理解就剩下心疼、敬佩。当生命只剩下最后一格电的时候,还能过得像满电一样的人,实在太少。
关于死亡,保罗曾说他一直努力的方向并非救死扶伤,而是让病人和家属学会理解和接受。作为医生的他,在没有患病之前就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可是即使是医生,面对死亡依旧无能为力。生与死,我们别无选择,唯有接受。对于死亡,大多数人连接受都显得格外困难。人终归是惧怕死亡的。人一出生就注定着死亡,生的过程也是死的过程,人迟早会死去。当身边的人患了癌症,大多数人都会用这个道理劝慰几句,可是真的有一天轮到自己,原来懂的道理都没用了。
过年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爸爸确诊了胰腺癌,只剩三个月了。我问他,“你爸知道吗?”,他说“我没有告诉他,因为怕他接受不了,所以不打算告诉他。我定时带他去医院治疗,能多陪我们一天算一天吧。我怕一告诉他,如果他接受不了,说不定连三个月都过不了。”这样的一种做法在我们身边很普遍,关于死亡,好像大家都很难接受,也觉得自己的亲人不能接受。
可是为什么大家都怕死?也许像贾平凹在《人为什么不肯死去》一文里说的那样,因为在民间意识里人死之后是要到漆黑无比的阴曹地府去的,也因为人是重感情的动物,总是把生和死看得过分严重。当一个人与这个世界的连接点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更不舍离去。所以很少听人说活够了,准备去死。而且你会发现,往往年纪越大的人越害怕死。当然关于害怕死亡,我还有另一种理解。我们都知道终有一天,我们会死,但是却不知道那一天到底什么时候来。对于死亡的恐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未知的恐惧。既然死是最后的归宿,何不坦然一些?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做到太难了。保罗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真正理解并做到了接受死亡。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他没有陷入死亡恐惧,躺在床上焦急地等待,而是去做他觉得有意义的事,燃尽生命的最后一点光亮。
海明威曾经在一篇小说里写一个丈夫在目睹妻子生孩子的过程后,选择割动脉死亡。海明威其实是说“生比死“更难。张爱玲也说“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欧文亚隆认为人其实是没有办法从死亡中挣脱的,“不管我们想怎样否定死亡,它总是像我们野餐时在远处传来的隆隆雷声”,但是在死神还没有来接你的时候,应该尽情地享受你的野餐。这不就是亚隆对于“向死而生“的理解吗?我也喜欢尼采的观点:欢庆生活,投身生活,“爱你的命运”。保罗对于死亡的理解和亚隆、尼采很像。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他说“展望无限广阔的未来,我看到的不是寂静无人的空荡荒野,而是简单纯粹的东西:一页我将继续书写的白纸。“他注目的是当下的生活。哪怕保罗的生命已经亮起了缺纸的信号,可是最后一张纸他也选择认真书写。“活在当下”的口号,我们在无数鸡汤文中见过,但是呼号却从未停止,因为确实不易做到。
我曾在19岁的时候说过要在40岁之前死去,要把自己最好的年华留在这个世界。现在想来,那不是年少的无畏,而是对于死亡的模糊体验。我怕死,而且怕变难看后死去。而且那时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太过贫乏,才会觉得人生的美好只体现在容貌和外表上。在《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里有一句话如是说,“死亡焦虑与每个人‘生活中未曾生活的部分’成正比,那些感到自己活得丰富多彩,实现了自己的潜能和命运的人,面对死亡较少感到恐惧”。坦白说,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依然怕死,只是对于“死亡“多了一份理解。明白当死亡入侵我们的生命,压缩生命长度时,我应该专注于自己当下的生活,暂时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超脱出来,喘口气。然后勇敢继续生活。愿我们珍惜有限的时间,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后的日子里平安喜乐。
最后,我想把保罗写给他女儿的这段话送给大家:
“在往后的生命中,你会有很多的时刻,要去回顾自己的过去,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我衷心希冀,遇到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在你到来之前的岁月,我对这种欢乐一无所知。我不奢望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安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2017.4.4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