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我们逐渐认识到暴力不仅指拳打脚踢、杀人放火、战争等。一些杀伤力不那么明显的冷暴力、语言暴力等,也属于暴力的范畴。
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当我们想和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人好好说话时,结果却成了争吵。这些很重要的人包括父母、爱人、子女、好朋友等。
俗话说“好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语言是把双刃剑,好的语言既可以使双方的需要得到满足,又可以使双方感到愉悦,一直维系着融洽的关系;而恶语则正好相反。
这里所说的“好的语言”,并不是说一些讨好别人的话,也并不是阿谀奉承、左右逢迎,而是要学会非暴力的沟通方式。
非暴力沟通主要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第一步:观察
当我们和对方产生矛盾或者有意见冲突时,我们先不带感情色彩地来观察这件事,并试着客观地把这件事给描述出来。
比如“父母干涉我们的生活”这件事,若我们描述成:我爸妈老是干涉我的生活;我爸妈对我的啥事都管;我爸妈总是催我这催我那……这样的描述,就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发泄,而不是描述客观事实。
我们要尽量把事情具体地描述出来,针对上述事件,我们可以描述成:我爸妈让我考某个大学选某个专业;我爸妈想把我安排进某个单位工作;我爸妈给我安排相亲催我早点结婚……这样描述出来的就是客观事实。
第二步:感受
感受就是针对上面描述出来的客观事实,想想我们的内心感受,记住不是指责哦!
接着上面的例子,若我们表达成:爸妈,你们太专制了;我爸妈老是多管闲事;爸妈,你们干嘛老是干涉我;我爸妈这样,我简直就是个牵线木偶……这些都是在指责别人或者自己,并没有真正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若我们表达成:我对这件事感到很难过;我感觉有点被限制自由了;我内心有点沮丧……这些都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第三步:需要
针对该事实,想想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有上述感受,是自己的什么期待或者希望没有被满足,这就是需要。
继续上述例子,可以分析出:我爸妈让我考某个大学某个专业,我感到很沮丧,因为我有另外更喜欢的大学和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我的潜能;父母把我安排进某个单位工作,我感觉有些生气,因为我的自尊心有些受损,我可能会被别人指指点点,说是关系户,另外我的所学也得不到发挥;我父母催婚给我安排相亲,我有点难过,因为我想遇到我喜欢的人,我一个人可以照顾好自己,其实他们不用担心我而急着找个人来陪伴我。
第四步:请求
在前三步的基础上,把希望对方怎么做,直接告诉对方,即请求。
对于上面的例子,把观察到的事实、以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向父母表达后,最后再直接告诉他们,我希望我能够填报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专业;我希望能向我憧憬的公司投简历;我希望能自由恋爱,和自己喜欢的人共度一生。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指出:根据我长期以来的经验,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在最后一步向对方提出请求时,也可能需要倾听对方的想法,只有双方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需要,双方的需要才可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一个人如果有机会倾诉,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这样写道:“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可见在沟通过程中,倾听也极其重要。作为一个听众,我们并不需要心理学知识或接受有关精神疗法的训练。关键是我们有能力去体会一个人在某个时刻独特的感受和需要。
堪称剧版《真爱至上》的《摩登情爱》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Sarah和Dennis是一对在婚姻中长跑多年的夫妇。Sarah是个家庭主妇,有较强的控制欲,Dennis是个电影演员。
两人似乎总不在一个频道上,似乎总Get不到对方的点。
一起看电影,一个感觉很有趣,一个却联想到自己悲哀的婚姻;进行心理咨询时,一个说爱好是做饭,一个却说你怎么可能喜欢做饭,你从来不喜欢;一起打网球,一个奋力竞技,一个认为对方是在乱打球;在街上遇到熟人,一个埋怨对方丢下自己就去见朋友而且也没有向朋友介绍自己,一个认为自己忘记了朋友的名字,这样互相介绍到时候会很尴尬……在家里,也是死一样的沉寂或者一说话就吵架。
后来有一天,Sarah在餐厅里,情绪实在抑制不住了,就向Dennis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以下为两人对话:
Sarah: 不知怎么,我真觉得咱们能走到最后,我是说…我真觉得。但我讨厌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我发现自己有时在盯着你,然后就等着你犯错。
Sarah: 只是…只是活成你可能容易点,而且…我嫉妒你,我…我嫉妒你的生活,以及你是如何实现它的,它看起来有趣多了。我知道你也有烦恼的事,但好像都是小事,而我就得一直做繁重的破事,你就放手让我去做。你觉得我擅长,就让我承担这种角色,但也许我不想擅长呢,你明白吗?也许我从不想承担这种角色,也许你从没足够关心我,去停下来问我是不是想做。
Sarah: 我觉得你在把我推开,我觉得你一直在把我推开,不让我接近你的生活,那些有趣的事。还有…你从来不约我和你一起出席你的派对、首映或者…就好像“我不会喜欢这些,我讨厌那些人,因为他们都是大混蛋,我很理智”。
Sarah: 我觉得你想让我远离你生命中的乐事,因为你知道如果你看见我在那儿,你就会意识到我就应该在那儿,而你会为此难过。你让我无法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丹尼斯。所以当我说我们没有共通点时,别表现得这么惊讶,因为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Dennis: 我很抱歉,如果我有办法回去做任何改变,我会的,但我没办法,但你是对的,你是对的,我很抱歉,我真心抱歉。
Sarah: 好,谢谢。
Dennis: 我是个笨蛋,我就像个孩子似的,如果我不小心的话,我再过五年就步入悲惨生活了。我真不想这样。
故事的结尾,两年后,他们各自都在尝试着改变,生活也渐渐呈现出融洽幸福的局面。
这段对话就是在专注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需要,再对对方提出请求,当然,这其中也有对方的耐心倾听,最后双方的需要也都得到了满足。
非暴力沟通方式原则上是可以用到任何场景和任何关系中的,但有人提出质疑说,社会复杂,这样的沟通方式是不是太理想化了,比如乙方都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需求,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那他们怎么去竞标?
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但非暴力沟通的规则如此,至于怎么使用,就需要我们好好去把握了。
至少我们在和亲近的人交往时,我们可以大胆去尝试着非暴力沟通,最开始做起来可能会有些难度,但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