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终究不喜欢老实人,有一个叫桑弧的著名电影导演,同时也是一个杂志的出版人。桑弧对张爱玲极其爱护,大家都觉得,他们俩应该在一起。但是张爱玲这种内敛的人,她只要说拒绝,桑弧一定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他们俩就没有结果。
1944年的时候,胡兰成在南京读到了《封锁》这篇文章,读完了以后,他一下子迷上了这个作者,然后就到上海打听到了张爱玲的家,开始登门拜访。
张爱玲是一个很怪的人,一般人敲门她不开,最怕遇上渣男。但是胡兰成能够一次一次地登门,一次一次地缠着张爱玲。有一天胡兰成跟张爱玲走在马路上的时候,胡兰成说了一句话,张爱玲就动心了。胡兰成说:“你的身材这么高,这怎么可以?”就这么一句话,而且还没说完,就这一下子就让张爱玲芳心大动。这样的女孩子,一旦被攻破了防线以后,她会全身心地投入。她会像一个癫狂的傻子一样,沉入到这段感情当中。
实际上那个时候,胡兰成还有妻子,还没有离婚。胡兰成这个人的背景是什么呢?他1906年出生,在燕京大学旁听过。因为当时文人特别稀缺,尤其是愿意投靠汪精卫的文人特别稀缺,所以他们就接受了胡兰成。
胡兰成投降了以后,立刻受到了汪精卫的赏识,成为了一个高级文化汉奸。他站在汉奸汪精卫这一边写文章,并且跟大量日本人有非常多交集。他是一个特别善于自我包装、吹嘘的人。
而且胡兰成走到哪儿就娶到哪儿,他还没跟他老婆离婚,就跟张爱玲在一起了。在一起以后,他老婆宣布跟他离婚,然后他到了武汉,又在武汉娶了一个人。逃亡的路上,在温州还娶了别人家的女孩子,他就这么一个没有底线的人。
但张爱玲这种女孩是没有好好谈过恋爱的,再加上她有自己的家庭问题,她跟她的父亲从来没有好好地交流过,不知道什么叫被关爱。因此,如果真的有一个渣男跳出来,对她好一点点,这个女孩就沦陷了。所以张爱玲深深地爱上了胡兰成,她给胡兰成写情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是非常著名的情诗。
后来胡兰成的老婆跟他离婚了,离婚以后,张爱玲和胡兰成结婚。他们就自己立了一个婚书,前半段是胡兰成起草的,写的是:“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就这么一句话。后面一句是张爱玲写的,“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就是一个小女孩心中的所想。那一年胡兰成39岁,张爱玲24岁,张爱玲真的迷上了胡兰成。
实际上张爱玲一生当中的污点,就来自于她跟胡兰成的这一段经历。她之后在文坛上受到的那些打击、辱骂、排挤,也是因为她和胡兰成走得这么近。但实际上,张爱玲是一个完全不懂政治的人,她也不关心政治,她就是喜欢胡兰成这么一个人。
1946年2月,抗战结束了,汉奸就要逃亡,胡兰成逃跑到了温州。当张爱玲打听到胡兰成在温州的时候,一个人坐着船,从上海跑到温州去找他。当时的温州这个地方有一个特点,就是交通极不便利。张爱玲一个弱女子竟然跋山涉水,跑到了温州。这一段经历,她写成了一个小说叫《异乡记》,就是讲她在农村里面跋涉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当她到了温州,突然出现在胡兰成面前的时候,胡兰成身边已经有一个人了,而且他跟那个人结婚了。他们三个人竟然在一起过了好几天,就是三个人一块儿生活,很尴尬地待在一块儿。胡兰成见到她,反应是“惊而不喜,甚至有怒”,就觉得“你怎么追到这儿来了,你有完没完”,然后张爱玲非常伤心,后来她在给胡兰成写信的时候说:“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意思就是我离开了你以后我也不会去死,但是我也不会再爱别人了,我就凋谢了。
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之后,她离开了温州,回到上海。1947年的11月,胡兰成潜逃回上海,敲响了张爱玲家的门。他们两个人在上海度过了最后一夜,两个人分床睡,一个人睡一个房间。胡兰成走的时候收到了张爱玲的一封诀别信,这就是真正的诀别了。
几个月后,胡兰成收到了张爱玲的信,时间是6月10日,她说:“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惟时以小吉故(这个小吉就是劫难的意思,就是为了避免晦气,所以叫彼惟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随信还附加了30万元,那是张爱玲新写的电影剧本《不了情》和《太太万岁》的稿费。
张爱玲一直在接济胡兰成,无论从文学上、财富上、感情上,她都在接济胡兰成。胡兰成没什么钱,张爱玲的稿费非常稳定,而且很多,所以她就经常接济他。真是一个傻孩子。1981年7月29日,胡兰成死于东京。在张爱玲给她的朋友写的一封信中,她说:“在我生日当天,收到了7000美元的稿费和胡兰成的死讯,难免会觉得这是一个生日礼物。”
胡兰成逃离了中国以后,张爱玲留在了上海,但是她在文坛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为有很多人站出来骂她是汉奸。关于张爱玲到底是不是汉奸这件事情,后来文学界做了很长时间的辩论和调查,最终的结论是,张爱玲从来没有参加过伪和平文学的创作。
1947年4月,她又写了《华丽缘》《多少恨》,《多少恨》就是我们后来所知道的《不了情》。1948年,她写了一个长篇小说叫《十八春》。《十八春》是代表着张爱玲文风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在《十八春》当中,她开始写人物的政治观,写了书中人物在十八年的岁月中政治思想的改变。
1946年,张爱玲的妈妈又回国了一次。这一次张爱玲的妈妈走了以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她的妈妈。1946年张爱玲才26岁,她的妈妈就再也没有跟她见过面。她的爸爸终于把自己的家产吃光喝净了,最后1953年的时候,她爸爸贫穷地去世。
1952年张爱玲离开了中国大陆。1949年刚刚解放的时候,其实张爱玲的名气很大。上海文艺界都希望能让她留下来。
但是张爱玲对于当时世界的态度是“无精打采”。更重要的一点是,张爱玲实在不喜欢穿中山装,她有点受不了所有人都穿一样的衣服。
1952年她突然收到了港大发来的信,说现在战争结束了,你们可以回来,接着把没读完的学位读完,你还有半年的课没读完。张爱玲一听,觉得挺好,结果她读了两个月就退学了,去了东京,在东京待了三个月。这三个月成为了张爱玲人生当中谜一样的三个月,没有人知道她在东京到底干了什么。
三个月以后,她又从日本回到了中国香港。这时候港大的人就非常生气,说,你把我们这儿当什么?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港大坚决不给她入学,而且还要她退还之前的奖学金,搞得张爱玲特别尴尬。然后她只好留在中国香港工作。
这时有朋友推荐她帮助美国的大使馆翻译《老人与海》。我们今天看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一个版本就是张爱玲翻译的。然后她用英文又创作了一个以土改为背景的小说,叫《秧歌》。这个小说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到现在评价都很高,获得了《纽约时报》的好评。同时又用英文创作《赤地之恋》等等,可见她能够用英文写小说。
1952年她到中国香港,三年后到了美国。1955年,她坐着克里夫兰总统号,从中国香港出发,到了檀香山。
她到了纽约以后,又去找了是胡适。因为胡适在纽约,她和胡适之间有过去祖上的交情。张佩纶曾经帮过胡传——胡传是胡适的爸爸——而且张佩纶应该帮了胡传一个非常大的忙,所以胡适知道张家对他们有恩。
胡适在纽约还挺帮张爱玲的,他经常会去探望她,像一个父辈一样对她表示关心。但是在1958年的时候,胡适离开了美国,回到了中国台湾。
因为英文写作没有那么容易,没有那么顺利,在美国又没有中文写作的读者。1956年3月,张爱玲没有什么谋生的道路,所以就申请了一个叫麦克道威尔的文艺营。在这个麦克道威尔文艺营里,她遇到了赖雅。赖雅是一个65岁,体重超重、秃头的老外,是一个老大爷。两个人很快坠入了爱河,他就跟张爱玲好起来了。
1956年3月,他们两个人在文艺营里相遇,7月张爱玲就怀孕了。张爱玲怀孕了以后,跟赖雅说自己怀孕了。赖雅说,你知道我不喜欢那个东西。所以张爱玲打掉了孩子。
但是赖雅的确爱这位中国的妻子。但是很遗憾,赖雅刚结婚不久就中风了。对于张爱玲来说,这给她带来非常非常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张爱玲的英文创作又不顺利,更是雪上加霜。
1957年8月,张爱玲的妈妈在伦敦做手术后去世了,张爱玲的妈妈给她留下了一个小箱子,小箱子里全是古董。那个小箱子从英国寄到了美国,交给了他们。张爱玲就开始卖这一小箱古董,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她妈妈61岁去世了。
这时候有一个转机,就是张爱玲开始给中国香港的电影公司写剧本。期间收入还不错,并且他们搬到了旧金山。
1961年10月,张爱玲飞到台北。她一直在构思一个伟大的小说,她想写《少帅》,她觉得张学良的这一辈子是特别值得记录的。所以她要到中国台湾去采访张学良,想跟张学良面谈,然后把《少帅》的小说写出来。结果到了中国台湾,发现中国台湾的国民党政府把张学良软禁起来,不允许张学良见任何人,所以她并没有见到张学良。
那时候她想写的三部戏,一个叫《少帅》,一个叫《雷峰塔》,还有一个《易经》。这三部小说是张爱玲根据自己的人生写出来的,有人把这三部作品叫作“张爱玲六十年代自传三部曲”。
后来赖雅瘫痪了两年,在床上大小便失禁。张爱玲因为照顾他,收入也开始减少,两个人过了一段非常窘迫的生活。赖雅的亲戚去看赖雅的时候,赖雅背过身去不见,他最后已经变得非常憔悴和痛苦了。
1966年9月,张爱玲接受了迈阿密大学的一个工作邀请,做驻校作家。1967年10月8日赖雅去世,这个老人家和张爱玲从1956年开始在一起,一直生活到了1967年,也算是给张爱玲的中年、晚年带来了一些安慰,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赖雅一去世,张爱玲就转运了。1968年开始,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张爱玲热”,就是张爱玲过去的文学作品,全部都“热”起来。
1980年,她收到了姑姑张茂渊的来信。张茂渊跟她说:“这一转眼你都多少岁了,但是在我的脑海当中,你还是当初的那个小姑娘。”1983年,她的弟弟子静联系到了她。1984年到1988年期间,张爱玲一直在过着汽车旅馆躲跳蚤的生活。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病逝。据她的好友林式同回忆:张爱玲是躺在房里惟一的一张靠墙的行军床上去世的,身下垫着一床蓝灰色的毯子,没有盖任何东西,头朝着房门,脸朝外,眼和嘴都闭着,头发很短,手和腿都自然地平放着。她的遗容安详,只是出奇的瘦,保暖的日光灯在房东发现时还亮着。
法医说张爱玲死于心血管病,她不爱自己烹煮食物,也不爱上馆子,尽用些罐头、牛奶等方便食品果腹,体质衰弱,免疫力下降,常常几天不吃东西,人都瘦干了,一遇大病就毫无抵抗能力了。
9月30日是张爱玲75岁生日,美国西海岸的华人作家们为张爱玲举办了一个追思会。她一共活了75年。后来法医鉴定说,在人们发现张爱玲遗体的时候,她大概已经死亡了3天~4天。
在我们看来,觉得她晚景凄凉。但是我觉得,张爱玲自己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她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甚至连她最后知道自己要走了的时候,她都把包都收拾好,放在那儿,让人们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结束这一切。她自己选择了这样的人生,她自己愿意负责,就像她在年轻的时候说的,过一种干净、利落、痛快的生活,这就是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