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周星驰在其电影《西游·降魔篇》,借用了毛泽东词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作为广告语。与1995年《大话西游》周星驰的经典台词“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 我希望是……一万年”针锋相对。映射出一个人在不同生命季节对事物感受的巨大差异。
我们曾经历过某段难忘的人生剧情,多么想一直停留在那样的氛围里。但人生从来不曾停留,恍如一部正在播放的电影,无法定格在某一片段。但人生又很不像电影,因为没有重播的机会;这是一列驰往未来的火车。你要珍惜那些正经历着的剧情,珍惜那些人与事的际遇,因为所以这些终将远去,并一去不返。这既是51岁周星驰在《西游·降魔篇》里所要表达的感受,也是30岁朴树在《生如夏花》里所流露的情绪。
所有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生剧情故事,经历过之后,只要你转换一个角度,往往会在心底泛起出一种感觉:“而已”。人生的得与失、是与非都可以看淡。看淡,就是放下心中的纠结,坦然面对那么多的“曾经”与“如果”,轻装上路,继续追寻心中的理想。这也是《西游·降魔篇》想表达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只争朝夕”与“而已”,构成了两种一直并存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互补人生态度。你希望在有限的人生里能够拥有更丰富的生命体验,所以要珍惜当下,只争朝夕。你希望拥抱未来,想摆脱过去人与事的情感牵绊,所以你要看淡那些已经发生并已经过去的事情与心情。
但回想一下,自己又似乎选择了不同的思维模式,我在30岁的随笔《秋天的随想》里写道:“每个季节都有它动人的时刻,那些散落记忆里的有许多是金子,是夜空中的星辰。既已被记住,那就不要抹去,就让它留下,让它和那些刚刚来临新感觉在一起。”“如果曾经发生,如果曾经存在,那会是一份财富,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生、感知生命。”“我会携着心中的盼想继续那遥遥之路。我要把我生命中的所有美好感受紧记心头,让它化作我生命的彩虹,去照亮我的心灵,也照亮周围的世界。”
那些心中的曾经,一直是我前行的巨大精神动力,从未曾被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