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会知道自己的临界点在哪里,很多人也许很年轻的时候就突破了自己的能力界限,步入开挂升级的人生。
下面是我对于这个概念认知的一个小故事。
我在转专业去读建筑系研究生的时候,第一年几乎可以用“鱼儿遇得到了水”来形容,似乎找到了自己喜爱又擅长的领域,于是在一些课程上很快发现了相对优势,专业课和模型课的成绩也都非常的好。
但是我在第二年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师,他的一次评图的内容让我至今受益匪浅。甚至让我觉得,那些看起来的好成绩其实是不堪一击的,只不过是有点小天赋小聪明而已,至于我为什么会这样认为,下面马上告诉你们。
这个老师是已经在学院教了七八年的老教授了,但是可能因为环境太固定,没什么新鲜感,于是他经常会磕个药,喝个酒完了再来上课(这是真的,也是他亲口承认过的)。因为他认为,设计师不要把设计当个任务去做,喝点酒,抽点大麻有助于找到新鲜灵感……当然他多年的教学经验也不会让他在上课的时候太失态或者受酒精影响太大,很多时候只不过是脾气不那么好,见到不是很有意思的项目推进会骂骂人,摔摔东西而已。
然而有一次在设计课上他在评价一个很努力但是也许少那么一点点天赋和聪明的学生作品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你已经接近突破你自己的“临界点”了,一旦你突破了这个临界点,你会发现你做起事情来会更从容,更知道如何应对,而努力和勤奋是接近甚至有幸可以突破这个临界点唯一的方式。”
这个说法对我来说无疑是刷新我三观的。首先我之前从来不认为那些只会努力花时间的学生可以做出好的作品。其次我认为天赋是你成功的强大的必要条件。再次,我没有临界点的这个概念,但是似乎又能感觉到,在自己面前有一面无形的墙,你总是可以很快走到墙面前,找到问题的核心,但是要通过这堵墙却找不到最省时的方法。
原来根本没有所谓省时省力的方法,无论你聪明还是愚笨,只是起步快慢而已,要能够做好任何事,天赋甚至不是必须的,但努力一定是,而且是几乎唯一的道路。我想这算是我学习工作这几年非常刷新我认知的事了,也一直在提醒着我,努力坚持去做一件事,是最值得尊敬的品质。
也许这就是所谓匠心难得精华之所在吧。
愿你我都能遇到那个摆在你面前的临界点,然后甩手攻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