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第三次亲子阅读,珊珊指定要求听《好奇心》,之前听《认知天性》的时候,她就对这本书特别感兴趣。因为她晚上去做了视力疗愈,回来做完作业洗漱完毕已经九点半了,只能听半个小时。
珊珊对什么是好奇心非常感兴趣,听樊登老师讲得津津有味,中途有几次想进入讨论,但是为了不影响听后面的内容,我们没有继续。
当听完半个小时,我以为孩子会选择睡觉,没想到她很自觉地翻出了记录本,问我可不可以现在就记笔记,我欣然应允,和她一起做读书笔记,依然是我文字,她画思维导图。
感:当书中讲到认识性好奇的时候,提到黑暗的中世纪时期对于好奇心进行过严重打压。说实话,我的认知里,根本就没有“黑暗的中世纪时期”这个概念,珊珊居然说,我知道。那个时候,我突然觉得我好像误解了孩子的知识面。
而且当孩子有意愿去了解更多的知识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我们在后面推,她会自发地去找到兴趣点然后去尝试突破。
思:亲子阅读的流程是否应该规范一下?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讨论,流程是怎么样的,要不要定下来?还是随意开始,有总比没有好?
行:明天问下孩子的意见,如果需要,就一起制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