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才有改进的空间,才有努力的方向,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不完美包括:坏习惯、不好的情绪(悲伤、愤怒、内疚、恐惧)、关系等。从这几个方面详细的讲解,引导我们去认识自己的不完美,承认不完美的自己,才能会促使我们成长。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翻译如下:天生就懂得人的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就是下等的愚民。第一种就是所谓的天才,现实中没几个人说自己是天才的;第二种人,好学之人,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第三种,被迫学习;第四种,不学之人。我自己应该界于第三种与第二种之间。
萨满依格加卡加克曾说:生命远非人智所及,它由伟大的孤寂中诞生,只有从苦难中才能触及。只有困厄与苦难才能使心眼打开,看到那不为他人所知的一切。
而以上这些不完美,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心里负担,带来痛苦,如武志红老师所说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 拥抱自己的痛苦,这是成为你自己的必经之路。
坏习惯
每个人都会有恶习,改变恶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不和恶习较劲,接受恶习。因为积习就是你的本性,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习惯的形成
习惯的形成是经过一次次产生强化,强化包括奖励和处罚。如果重复某种行为,当事人得到奖励,那么他就会养成做这件事情的习惯;如果重复某种行为,当事人得到处罚,他就会养成不做某事的习惯。
用新习惯来战胜旧习惯,养成新的习惯:
现在很多人用懒癌形容自己的坏习惯,然后与懒癌抗争的又有几人,总是会用各种理由来宽容自己。信息时代,把事物的两面性体现的淋漓尽致。改变坏习惯,网络上有很多种方法,而最适合的自己的,还是要去问问自己的内心。坏习惯的存在,肯定是成长道路上一个分叉,这个分叉帮助你渡过了某些无法越过的“苦难”。去寻找到这个“苦难”,然后与之和平相处,慢慢消化掉它。这个苦难,武志红老师说是我们的深层需求。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每一个负面的、损害性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危机。
新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自控力。增强自控力的唯一根本在于要找到你真正爱做的事情是什么,真正想成为怎样的人,也就是要找到你的人生使命。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做朋友来看待,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这样的人不是试图控制或压制一些缺点,而总能从他们当中找到正面信息。
潜意识的特点是,我们越想控制它,就越控制不了,它的活动会越来越频繁。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但一个人的意识能直接控制的范围却是很有限。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要总是和潜意识过不去,不必和走神、坏念头等偶尔出现的问题较真。
心理学家认为,“延迟满足” 与父母的训练有关。在幼儿期,如果父母对其大小便的训练不严,想大小便就随处解决。那么,这个孩子在长大后就会既缺乏纪律感,也缺乏“延迟满足”这种意识,他们想要什么就必须立即得到。
悲伤
悲伤所完结的是人生悲惨的真相。当然,这真相永远不会消失,但经由悲伤之路,我们的心灵从这真相中的悲剧中获得了解放。甚至,这真相的悲剧性还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养料,促进我们成长。
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我们看上去有多快乐,而在于我们的心离我们的人生真相有多近。
挫折商的英文简称AQ(Adversity Quotient),是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挫折商是一个人化解并超越挫折的能力。
低AQ的人,遭遇到一个挫折事情,很容易会产生“天塌下来了”的感觉。有延伸习惯的人还会因为遭受某一方面的挫折而全面否定自己。
张海迪说:人就像一部机器,残疾人就像部分零件损坏一样,不能因此就把整部机器毁掉,那些能用的部分还是大有价值的。
愤怒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说:愤怒可以给予我们力量和动力,让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具有创意,每一分钟能表现出你自己的风采。没有愤怒,你就会在不适当的地方屈服,就会手无措。
我们惧怕愤怒,因为愤怒看上去容易伤害关系,让我们与别人疏远。但愤怒是必需的。愤怒是保护独立空间的最有力武器,甚至是唯一的武器。当人们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愤怒的情感时,它就能为一个人和一种关系作出很大的贡献;但是当愤怒被遮掩隐藏起来时,它的影响则正好相反。
对待愤怒,好的处理方式是,理解你的愤怒,问问它向你传递的信号是什么意思,然后富有智慧地去解决它,那它势必会成为你心灵的武器,帮助你强大起来。
托马斯.摩尔说:你要理解你的愤怒,最终才能触及它的核心。它有某种深奥的内涵,帮助你让生活变得有意义。如果你确切地知道什么让你生气,你在和谁生气,你就能清楚自己的立场和事情的重点,以及该如何在情感上加以处理。
内疚
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
恐惧
许多恐惧,无需战胜。相反,我们可以静下心来,聆听恐惧,从而发现恐惧给我们的提示。
妈妈的离世,一度让我对火仗场的回忆很恐惧,见妈妈最后一面的场景,在很多个夜晚,一度从睡梦中惊吓醒来。后来我想明白,主要是因为我不能接受妈妈离世这件事情,不能原谅自己在妈妈离世的前两天梦到一不好梦,没能打电话(潜意识认为如果我打电话了,对妈妈是个警醒,她就不会出车祸了),开始慢慢正视这件事情,对火仗场的恐惧感就小了很多,但是还是未能全部走出来。
关系
生活中有很多关系,关系如同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利用关系这面镜子,去审视自己,理解自己,并引导自己走向好的转变。只要你在乎一个关系,那么你一定会把你的内在的关系投射到这个外部关系上。并且你越在乎一个关系,这种投射就越强烈。
自己在很努力地改变,可是结果未达到理想状态,并不想让之前的朋友知道,也不想在朋友圈晒,所以在一段新的关系面前,我想努力去展示我好的一面,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我希望得到认可,但是给自己定的目标又太大了,但是又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努力。这种心理很多人都有。我应该放下这种心态,我就是在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好,不是以前认识的我,我需要去面对过去的我,并接纳它。
接受自己,宽容自己,才能宽以待人
这个过程肯定是痛苦的,需要一个长久的磨合过程。痛苦本身其实只是一个信号,只是告诉我们,问题发生了,我们应该去改变。我们想逃避痛苦,但痛苦背后的问题恰恰是我们的一部分,须臾不可分离,根本逃避不了。所谓的逃避,只不过是运用种种自欺的方式扭曲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从而减少我们的痛苦。我们以为看不到它们了,但其实它们还是我们甩不掉的尾巴。而那些直面自己的痛苦及痛苦背后的问题的人,每一次痛苦就促进了他们的成长。要记住,简单地逃避痛苦,必然会陷入自我欺骗。直面问题本身,会将你带向成长之路。要分清痛苦与问题,可以想办法减轻痛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勇气去面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