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原创,课程整理)
最近,啄木鸟带我们细读《孔乙己》,感触很深。记录一点印象吧。
鲁迅先生写了许多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穿破烂长衫的孔乙己,说“妈妈的假洋鬼子”的阿Q,细脚伶仃的圆规的豆腐西施,说着“我真傻,真的”祥林嫂。
为什么印象深刻?
因为人物的特质性,人物带着标签,让读者难忘。
孔乙己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让人印象深刻?
作者并不是像《奔月》那样开头就让主人公出场了,而是先写环境,我的视觉,所以环境就是我工作的地方。
开头介绍鲁镇的咸亨酒店,是鲁迅的文学地图,是起舒缓情节的作用。
接着介绍喝酒顾客的大致情形,把喝酒的分成了两大类,穿长衫的进到店铺里面要酒要菜慢慢坐着喝,穿短衫的靠着柜台站着,热热地喝就休息。关注人物的职业,把人物分成了三六九等,一对比,人物的命运走向就显现出来了。
“我”因为不能干,被老板嫌弃,打发在外面温酒。我的视觉,是旁观的、批判的,我身份的下降变化,也说明了孔乙己身份地位低微、尴尬。
我觉得酒店里单调无聊,老板主顾都没有好声气,气氛压抑,但是孔乙己来了就可以笑几声。用了对比手法,前文长衫短衣也是,后面还有不少地方也是对比手法。
前面铺垫好了,孔乙己出场了。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绉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因为前文有铺垫,这里第一句就写出了他的特质性:穿长衫和短衣帮一起站着喝酒。虽然长衫很破,他穿着是因为自己想和短衣帮的人区别,他是读书人,身份不同。站着喝酒,是他的窘境,没钱,穷又好面子。
身材高大,孔乙己是个强壮的文弱书生。脸上时常夹些伤痕,这个伤痕是关键,是伏笔,也是读者好奇的地方。
因为迂腐,姓孔,大家在描红簿子上找了这个外号孔乙己。给人物起外号,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法,概括人物某一方面突出的特征,比如,孔乙己的迂腐,嘴里之乎者也,别人不懂,这个名字也是。
孔乙己因为认为自己是读书人,是知识分子,本是不屑与短衣帮为伍的,落魄没钱没办法。但是和他们在一起,他心理有优越感的,符合他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而唯一这个场所让有点优越感的地方,得到的是嘲笑。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排出九文大钱。
一个排字,很有意思。似乎有炫耀的意思,更多的是他没钱珍惜钱的表现。
要一碟茴香豆也是他要区别短衣帮的表现。
别人说他偷书,他说了句大家都记得的名言“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说人家污他清白。
这时候的孔乙己,还是把清白看作是自己的底线,读书人的底线,把自己当作一个知识分子的。
所以,他还是有点酒德的,尽量不欠酒钱,欠了很快还上,努力维持着自己的精神底线。
(非原创,未完,等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