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跑步这个看似简单枯燥的运动,我曾经迷惑于自己哪来的源源动力。
爱上跑步,是从第一波数据袭来开始的,这让与自己较劲的征程充满了乐趣。"You can improve where you can measure", 通过专业的电子表,心率带,计步器等,可以搜集到很多KPIs,有了关注就有了兴趣,也就有了提高。
我观测距离,10-15公里可以练速度,21公里可以练节奏跑,30公里以上拉慢悠悠的长距离;周跑量60公里左右,偶尔冲到120公里,有时沦落为零。Nike Running可以帮我记录跑步的细节,对比“好友”(其实很多人没见过甚至不太认识)的跑步记录。它还可以跟踪我使用过的鞋,让我在十几双鞋中徜徉,及时淘汰跑量达到600公里的鞋。
我观测配速,5'/公里左右拼速度,5’30/公里练节奏,6’/公里以上练“慢摇”,7-8'/公里以上是越野。我观测步频,单脚每分钟90步为标准步频。如果要跑配速5分/公里,标准步频合双脚每分钟180步,5分钟共900步,那么平均步幅应该是1.1米左右才行。我的步频有时比标准步频慢点,那只能靠步幅弥补差距了。我观测心跳,每秒140多时心情愉悦如闲庭漫步,150多时算是蛮拼的了,160多时肯定在卖命。我观测海拔,累计上升和下降,计算着越野线路完成的百分比,此时这个指标比里程更靠谱。我也观注消耗的卡路里,我这速度和体重,每公里大概消耗70大卡左右。搞一次小的可以消耗近千大卡,相当于两碗多米饭;搞次半马可以消耗1500大卡左右,基本能清光血里的糖元;周末来次大的可以干掉3000大卡以上,想啥吃啥,笑傲江湖。
跑步比赛,是跑步爱好者的狂欢。频繁的比赛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狂欢季。这是跑步不同于很多其它运动的地方。我可以轻易地参与到一个个比赛,经历不同的城市或山头,留下一处处痕迹,取得一块块牌子。你努力或不努力,都可以感受和欣赏比赛中的自己。你既可以和自己比,也可以和别人比,更可以只跑不比。你可以感受自愿者的热情和真诚,也可以感受观众的欢呼和鼓励,而你只是那个平庸的跑步爱好者。这也许是跑步最特别的地方。
这些让我看自己的跑步如看NBA一样精彩。我和朋友的周,月跑量排名,犹如NBA的积分榜。听说NBA曾经有过低落的时候,后来他们通过发布所有球员每场的详细技术统计,比如传球多少次,抢断多少次,上场多少分钟等等,一下子激发了球迷的跟踪兴趣。我就是我自己跑步的“球迷”。身为自己的“球星”,只为自己的生活精彩奔跑。有时带点竞争性,好比打牌带点钱加点刺激;有时纯休闲,视跑步如沙滩晒躺椅。
跑步还把我不经意地带进了健身。我以前没法对健身产生持久的兴趣,每次对着镜子感受肌肉若有若无的差别并不让我激动。现在为了腿部的相关肌肉练习,为了对付跑步可能带来的肌肉流失,我认真地健起身来。下肢练习包括站平衡盘,提踵,屈膝练小腿和脚踝,靠墙蹲练大腿和膝盖周围肌肉,后勾练臀大肌,各种腰腹运动练腰腹核心,多种器械练胸背,再配上经典的俯卧撑和引体向上。当手踝受伤,很多动作不能做时,我竟然也有了类似多日不能跑步而不爽的感觉。
跑上步了,必然对食物关心起来,不是从吃货的角度,而是从跑步的角度。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最好是6:3:1。于是考虑起早餐,中餐的组成,计算不同食物的单位热量和主要营养成分,同时留给外出晚餐的放纵也算有张有弛,满足自己吃货的胃。早餐的杂粮豆浆粥和午餐的两片面包提供谷物和维生素B,早餐的两杯酸奶和一个鸡蛋,加上午餐的三个鸡蛋白,提供大概40克左右的蛋白质,早餐的水果和午餐的黄瓜胡萝卜水果提供升糖指数低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一片维生素片,和一捧坚果作为零食。这些给了我晚餐放纵的自由,一次吞下四只平均5两6的公蟹,可以毫无愧意。
人体60~70%是水分组成,不仅窈窕淑女是水做的,粗莽大汉竟然也是水做的。补水对于跑步非常重要。天气不热出汗不多时,跑十几公里途中就不喝了,跑完可以喝一瓶佳得乐。跑半马一般带一瓶水,跑长的就背个2升的水袋。夏天最多一次喝了九瓶水,背了3瓶,沿路买了6瓶,一共跑了40多公里。保证日常水的摄入量也很重要,白天有两头开启有利于泡茶的老头杯,晚上有柠檬杯,水喝得不亦乐乎,如厕次数也增加了,尿液也清净了不少。两年前体检时说肾有结晶现象竟然消失了。
跑步是个系统工程,对于运动损失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只是一个平庸的跑步爱好者,从不到2公里起步,两年一路跑来,经历了从脚底到头颈的多处损伤。第一次损伤是跑步3个月后首次跑到13公里处,髂经束膝盖外侧刺痛,只能弃跑为走;然后我用交叉压腿的方式,一个星期左右康复。后来又有不适时,还是用交叉压腿镇压了下去,以后再也没有疼过。胫骨,股四头(尤其越野后),臀大肌,颈部,都因为跑量增加太快不适过,但基本都是在适当休息和积极拉伸后一周内消失。脚踝跟腱的不适却持续了有一月左右,那种不适很细微,走路时没有,跑时会出现,但是跑长了又消失;后来连续做勾脚尖动作,它也消停了。脚底筋膜炎也有过一次,我就用脚趾抓地上的毛巾,辅以用脚底滚高尔夫球,一周内也好了。用杠铃练上身肌肉时,左手踝伤过;滑冰被一小痞子撞倒在地伤了右手踝,这些都影响了配套的上身肌肉练习,一个多月才好。化瘀活血的膏子用得不少,尤其推荐日本的一种薄荷膏,对皮肤刺激小,疗效也不错。两三天能消失的疼痛,尤其是肌肉酸痛,那都不是事儿;对于刺痛和超过4,5天的痛就要小心了。预防伤痛有三宝,周加量不超过10%,跑后拉伸,和相关肌肉的单独训练。
最简单的重复运动,被发掘出如此多的内容,让我怎么能不喜欢呢?我只问自己怎么没有早爱上这项运动。我要一直边活边跑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