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读李笑来的书《把时间当做朋友》,里面有些观点都颠覆了传统的看法。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是,“因为没有兴趣,所以我做不好它。”人们一般都会认为,有了兴趣,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但作者却认为99%的情况并不是如此。事实上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没有人会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以至于最后会认为是因为自己没有兴趣所以才无法把这件事做好。
比如,唱歌跑调的人不太喜欢去KTV,牌技不好的人会不喜欢打牌,不善于交流的人就会时常自己一个人呆在角落……当然要排除那些不自知的人,比如唱歌跑调仍然要做麦霸,牌技很差却组织牌局又无牌品,不擅长交际的却喜欢出风头。
就像在生活中,经常因为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就开始找兴趣的借口。作者的观点是,兴趣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一件事情你能做好,并且做得比大多数人好,你就不会对这件事没有兴趣。所以有时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会说一句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可能也会产生错误的引导。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生活中许多家长会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目的是发掘孩子的兴趣。但是或许这就颠倒了顺序。到底是先有了兴趣,才能把这件事做好?还是把这件事情做好了,才会有兴趣?许多人都会经常搞错顺序,并对这一个传统的认识深信不疑。尽管不是绝对的,但大多数的事情还是需要孰能生巧。做得多了,做得熟练了,就会擅长,擅长了自然就会比较有兴趣,有兴趣了就会更喜欢去做。
当然,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时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较好的事情,然后还要费心思的买器材,找导师,鼓励孩子坚持学习,坚持练习,那么孩子才能学得比较好,那么最后,兴趣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没兴趣,往往只不过是结果而已,却被当作不去做好的理由,这真的是最悲哀的。然而最大的惩罚就是时间的白白流逝。
我见过许多学习乐器最后半途而废的人。起初他们是喜欢。应该说喜欢不能等同于兴趣,喜欢在某种程度上带着好奇。比如你看见有人弹吉他特别酷,你也想去学,那是好奇的喜欢。
当你接触后,刚开始的好奇感就会渐渐的消失,当然接下来的一个门槛就是苦练。等你练到一定的程度,能弹上一首你喜欢的歌,你就会很有成就感,你便会愿意坚持下去。如果在你还无法弹好一首歌之前就已经不想再练习下去了,那么你的吉他之路就止步了。吉他就再也不会是你的兴趣爱好之一了。
所以说来说去,坚持还是非常重要的。坚持会带你跨过那个门槛,坚持做,你就会做得越来越好,等你跨过那道门槛,你就会遇见兴趣。而兴趣又会带着你做得更好。就像一个良性的循环。
真是惭愧,我也因为找兴趣的借口而放弃了许多事情。或许在我们认为因为没有兴趣而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就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始至终都没有付出努力和坚持?因为没有坚持和努力,所以才没有能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当然也无关兴趣了。
说到底,兴趣只是一个光环而已。把一件事情做好,自然就点亮了兴趣的光环;无法把这件事情做好,兴趣的光环自然就不会被点亮。不要在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到兴趣上,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相信孰能生巧这就这始的准则,那么就一定会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