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拜访客户,临走时,客户突然说:“知足吧,孩子!一个月能挣几千块已经很不容易了。你看大街上多少人出卖力气,在近40度的高温下工作……”
我连连点头,口上应和着,却没敢看她的眼睛,加快脚步走出店门。
这位店老板50多岁,和我父母年龄差不多,每次见她都会聊上几句,她总是对我很亲切。
她讲出这句话,我才发觉,或许是自己有意无意透露了对现在工作并不十分满意,她才忙着安慰。可是,她不知道,就是因为这么一句话,回单位十六七分钟的车程,我一直在拼命压着自己的泪水,不让它们流出来。
心中的某些失落情绪,会因为哪怕是一句安慰的话而再次袭来。直到这一刻我才发现,我依然介怀我的工作。
现在的工作机会是从研究生退学得来的。为它,我离开了喜爱的城市、交心的伙伴。
2.
工作三年半,我仿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象牙塔女孩慢慢意识到了人情世故中的黑暗面。我没有责怪父母的意思,是他们将我保护的如此周全,才让我在二十七八岁的年纪才感受到关系型社会的“人际压力”。
不得不承认,过程相当痛苦。而我又是如此不起眼、毫无长处,哪怕是被压力逼到墙角也毫无反抗。
我是工作中的配角,本就可有可无,人人皆可替代,何谈“才华被埋没”?何来“千里马无人识”之苦呢?
我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样仿若蝼蚁、身无长物的日子,成了夜夜梦魇。
偶尔得到别人的一句鼓励,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这句话的前提是“我是金子”。假如,我只是一块镀了金的石头呢?经过时光蚕食,颜色剥落,丑陋的自己终将显露。
生活,它活该抽我的嘴巴。
3.
疼痛感无处发泄,只能诉之于文字。至少,在文字里,我是自己的主宰。
佛洛依德有个理论(请原谅心理学学渣不记得具体名称了),大意是说,
人感受到外在的敌意或者攻击时,会有两种反应,对内或者对外进行反攻。“对外”是指和攻击者一样使用暴力手段与之对抗,通常性格外向的人会采取这种方式;而性格相对内向的人则倾向于选择“对内”,即不敢将情绪向外发泄出去,只能将坏情绪留给自己,表现形式常常是自残或者自杀。
我不能对这个世界做什么,只能把情绪加在自己身上,而后,情绪汇成文字,从身上流淌出去。
这种排解情绪的方式至少不会让我在短时间内精神崩溃。
范湉湉曾这样说起自己的梦想:“没有必死的决心,千万不要去追求梦想。因为真的很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起的……我现在没有时间谈恋爱,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更没有时间照顾小孩……”说到动情处,潸然泪下。
对于梦想,我没有“必死的决心”,亦不愿承认自己的懦弱,只能每每午夜梦回,回应自己数声叹息。
4.
虚伪的现代人,人与人的交际充斥着谎言,人人攀比光鲜,可背后的酸楚苦涩又有何人知?人人带着面具强颜欢笑。我也一样,即便内心痛苦,也在努力不丧着脸。因为内心中还存在着一点点心理学信仰:外在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变内部认知。简单理解,就是假如你脸上带着微笑(即使只是机械的做着微笑的表情),大脑也会认为此刻你比较快乐。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可是,认清现实比给自己戴高帽更实际。
毕竟,有勇气的人已经跟现实决裂,而在生活泥沼中苦苦挣扎的人往往都不是真正的强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