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我们仨

小的时候,不觉得清明有什么。但是,按照东北的习俗,一年有那么固定的几个节日,是需要去祭奠先祖的。我也知道这习俗,但从不放在心上。

直到爷爷奶奶去世了,这在我心里才真的变成一种习俗,也莫不如说是习惯。每到清明,我都会问问家里是否去上了坟。

祭奠先祖(图片来自网络)

时光如白驹过隙,自他们去世已十余年。这中间,我大学毕业,读了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甚至工作都换了两轮,结了婚。再往下或许还将有很多的人生大事记,但是他们都无法参与其中,常常让我觉得遗憾。

我唯一拥有的也是唯一能记得的,就是和他们在一起的那些年年岁岁。

其中,印象最深的当属我初中时曾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几个月,那是独属于我们仨的一段时光,温暖从容。

年年岁岁(图片来自网络)

01 蛋

那时候,我寄宿在奶奶家读书。

我妈妈来的时候买了不少鸡蛋,让我们仨吃。

但是,每天早晨都只有我有一颗白煮蛋。

我问奶奶为什么只有我有白煮蛋。

奶奶说,她天天看小牌又不用补充什么营养,我读书最需要。

奶奶特别喜欢看小牌,输了回来就压根不提打牌的事情,赢了就一定会拎着好吃的进家门,有时候是一条鱼,有时候是几个炸馃子。

总之,都是我爱吃的。

这小牌现在是我祖传绝技(图片来自网络)

02 饼

我秋季开学的时候来老家读书,太阳一天比一天落得早。

爷爷每天都去接我放学,直到他有一晚上吐下泻。再后来,他没法接我放学了,做医生的大伯父说他中风了。

接我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老是缠着他讲故事。

他讲以前我太奶奶要饭养活他们兄妹,他小学的时候因为学校教日文他就不去读书,在朝鲜战场上屁股上中了子弹。其实这些我都知道,我听别人说的,他们都说,你爷爷可是厉害人物,一天学没上,能读书会算数,全靠自学。我也知道,他在朝鲜战场上负了伤,回来之后在村里当支书,天天在外面忙着抓生产搞建设。

这个村子里的风云人物,路上只是耐心地问我,想吃什么。

我说,我要吃大油饼。

他不爱吃,给自己做了饭包,给我烙了三张大油饼。

结果我眼馋他的饭包,害他只能吃油饼。

他无奈地笑着说,这不是乱弹琴。

我到现在都还一直喜欢的饭包(图片来自网络)

03 瓜

将将要入冬,我发现门外的砖缝里居然长出一株植物。爷爷奶奶也争相来看,可能是晚秋的最后一块西瓜落籽生了根。

我们仨围观着赞叹了一阵子。

又几日,这顽强的西瓜株竟然结出一颗小小的果实。

我贪玩,想要扭下来。

奶奶却说,天生天养,看它能造化到多大。

我十二分佩服奶奶的心态,于是每日勤加观察。

落了霜,又要下了雪,它终于熬不住,果实勉强只有一个婴儿拳头大小。

我们仨围观着唏嘘了一阵子。

再几日,饭桌上出现一碟小酱瓜。


大概是这样围观的吧(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仨度过了夏秋冬,到了过年的时候,我离开他们回了家。

但是每到放假,我还是要回去。不服输的爷爷扶着炕沿儿还在坚持锻炼行走,奶奶还是经常出去和别人唠嗑、打小牌。

有时候,我回去时看不见他们,就爬上墙头,用手卷成喇叭,大声地喊,只喊,我来了,奶奶,爷爷。

别人都说,村子那么大,他们怎么能听得见。我心想,他们根本不懂我们仨。

你看,他们每次都会奔回来。

嘘,这是我们仨的秘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两天利用空余时间看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本书是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我像听故事一...
    禾苗青青阅读 1,863评论 1 3
  • 1. 这两天在看杨绛的《我们仨》,因为钱钟书,我喜欢上杨绛,因为杨绛《我们仨》,我爱上了钱瑗。 今年,他们仨在天堂...
    柳木雨阅读 1,274评论 0 4
  • 杨绛先生曾说: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主播亚东阅读 456评论 2 3
  • 凌晨4点的时候做了一个温暖的梦,梦里的场景是20年前的家。那个时候我爸在北京,梦里只有我妈,我弟弟和我,我们仨。梦...
    张院宁阅读 574评论 1 0
  • 设想过很多种未来,等到未来变成了现在,才发现什么叫身不由己。 没有压抑的束缚,也没有煎熬、挣扎。 很多人,很多事,...
    槛内看客阅读 2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