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的《瑷珲条约》与1860年的《北京条约》是近代中华民族最屈辱的历史。
前者迫使清政府割让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共管”;后者则将“共管”土地彻底割让沙俄,还让沙俄获取西北边疆大片领土。
这两《条约》使中国丧失了约150万平方公里国土,黑龙江、乌苏里江从中国的内河变为中俄界江。
这是近代中国丧失领土极为惨痛的一页,大片肥沃土地、战略要地自此脱离祖国怀抱,无数同胞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
条约背后,是侵略者的贪婪,更是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屈辱写照。每念及此,悲愤难平,这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忙中抽点时间,去海兰泡看看,去看看失去的土地,触摸历史伤痕,在现实的风景里铭记历史之痛。
2025年6月23日
第一天,出发
哈尔滨→黑河
高速公路真是方便。
这敞篷宝马跑车,拉风吧
第一站,爱辉镇
参观瑷珲历史陈列馆。
瑷珲历史陈列馆,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瑷珲镇,是《瑷珲条约》的签署地。
一个典型的城下之盟
馆内以大量文物、图片和场景复原,展现了瑷珲古城历史及《瑷珲条约》签订始末,记录了沙俄侵华史实。
第二站,黑河
今天住这儿——黑河望江假日酒店
黑龙江由内河变为界江,真是切齿之痛。
江对面就是海兰泡,那里自古就是我们的领土,自1858年,那里被俄国人占领。
明天,我要到那里去看一看
第二天(2025年6月24日)
去海兰泡,即俄罗斯所谓的布拉戈维申斯克。
上午八点半,开始中国出境、俄罗斯入境的程序。
进入俄罗斯海关,那叫一个慢。
直到中午12点多,才办完入境手续。
这也许正是俄罗斯人想体现的俄式的傲慢。
真是创造了世界纪录。
午饭后,开始参观
1,布拉格维申斯克火车站
火车站建于1915年,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
这座火车站,不属于中东铁一部分,所以风格也迥异与中东铁路。
2、阿穆尔州博物馆
这说成是博物馆,实在徒有虚名
3、东正教堂
教堂区一角,这雕塑
4,列宁广场
随拍——街边建筑
晚餐,在这儿
谈不上档次,但雅致、地道
晚餐后,沿着黑龙江边,俄称阿穆尔河,来真正感受一下俄罗斯的“文化”
眺望中国
沿江,朝向中国一侧,在美丽的夜景、浪漫的生活气息下,建筑的是什么?
1、穆拉维约夫将军雕像
打到 瑷珲城 下的 俄罗斯将军 ——穆拉维约夫 。1858年5月,穆拉维约夫率领俄国军队抵达瑷珲城下。
穆拉维约夫是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他在谈判中提出了割让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要求,并在沙俄的武力威胁下,最终迫使奕山屈服,签订了《瑷珲条约》。
2、炮口指向中国的退役军舰
这是隶属于阿穆尔舰队的编号为948的功勋炮艇。
退役后,放在岸边耀武扬威
3、凯旋门
1881年,为沙皇尼古世来到这里,视察侵华成果时建设的这个凯旋门
4、俄罗斯军人的雕塑
5、瞭望塔
嗜血的俄罗斯
有点失眠
第三天(2025年6月25日)
上午,参观大型超市和珠宝商店,感受俄罗斯经济和俄罗斯的商品。
这里的商品,远没有对岸的黑河商场丰富,只有如巧克力、奶粉少数等商品为中国人喜欢。
下午,返回中国。
黑龙江的波涛,饱含历史的呜咽,昔日故土,已成异域。
今日的海兰泡,无处不是中国历史的伤疤
那些尘封的记忆与斑驳的过往,化作心底难以言说的沉重。
轻松一下,傍晚参观一下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
瑷珲—腾冲线是中国重要人文地理分界线,由胡焕庸提出,其东侧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西侧地广人稀,直观展现人口与地理分布格局差异。
中国重要人文地理分界线如经纬交织,划分农耕游牧、方言风俗、经济文化等,勾勒出地域特色,见证文明传承与交融。
第四天(2025年6月26日)
赶赴茅兰沟
返回哈尔滨的途中,顺路去看看茅兰沟,一个很有名的4A级景区。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伊春市嘉荫县,小兴安岭北麓,距县城76公里。
行程297公里,用时5小时,这主要是因为331国道有三分之一正在扩宽改造。
小兴安岭的美,让人沉醉。
到达茅兰沟景区,已经下午三点了
这里是茅兰沟村
太热了,休息。
养足精神,明天进茅兰沟。
第五天(2025年6月27日)
第一项日程——游览茅兰沟
上午七点,进入茅兰沟景区。
茅兰沟集山奇水秀、林茂潭幽瀑美于一身,峡谷瀑布美如仙境,四季景色皆迷人。
第二项日程——赶赴嘉荫县。
约九点半,赶赴下一站——嘉荫县城。
这是黑龙江畔一个美丽的小城 。
瞧这三组雕塑,很有艺术水准。
午饭,享受一下这里的美食。
蒸血豆腐、清蒸鳊花,很香很香。
第三项日程——赶赴伊春
午饭后,赶赴伊春。
下午3点到达伊春。
今天住这儿。
第六天(2025年6月28日)
清晨,伊春最大的早市——升辉市场。
早餐后,返回哈尔滨。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本次旅行。
如果你对《瑷珲条约》、《北京条约》正在淡忘,那你来一下海兰泡吧,这里活生生的现实,会揭开你身上血淋淋的伤疤!
2025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