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下的教育,基本是围绕智力开发而进行的。孩子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
要优秀、做好人、不能犯错.....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有的人偏执,有的人抑郁,有的人分裂。
于是我经常在文章里鼓励大家放松一些:
不优秀、不如人意、犯点错,也没关系。
但很多朋友看完,很困惑:明明就有关系呀。
我不优秀,怎么在社会竞争中混口饭吃?
我不优秀,父母和老师怎么会肯定我?
我不优秀,怎么才能去好的学校、公司?
我不优秀,怎么可能吸引另一半呢?
这些困惑很合理。
纵使,过于追求优秀,让人心理不健康。
但确实只有更优秀,才能更适应生存,得到更多的爱和认同。
“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进而找到好工作,拥有好生活”,这一曾经支撑好几代人奋斗的“逻辑链”,在富裕时代的孩子们那里,是行不通的。
既然一出生已经有不错的生活质量,还要费那劲儿干什么?
那些被家长耳提面命,屈于外界竞争压力,而表现出色的孩子,可能同样缺乏真正的学习动力。他们在完成“争第一、考上好大学”的人生目标后,突然变得迷茫不安。
实践证明,这是对教育的极大误解,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去假设一下,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骗子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
经济发达程度更高的美国社会,则提前遇到了这一难题。
长期研究青少年发展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威廉·戴蒙(Will Damon),也是畅销书《人生观培养》的作者,曾对全美12-22岁年轻人展开深度调查。
他发现:
缺乏人生目标感的青少年占据80%,他们心态漂浮不安,人生没有方向,在高度不确定的社会,更加迷茫和焦虑;
只有大约20%的年轻人,拥有明确的目标感,这也成了他们奋斗的内驱力。
富裕时代,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家长、乃至社会面前的难题。这就是优秀的空心病孩子们的根本问题所在。
在今年以“激发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主题的IBO中国教育年会上,外滩君采访了崔校长,和他聊了聊富裕时代,孩子内驱力如何培养的问题。
1.长远的目标感和使命感
物质条件极大满足的当下,孩子奋斗的意义是什么?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高到低,分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会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崔校长指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在过去的贫困和温饱阶段,满足生理和安全等生存需求,是人的主要动力,到了今天,人的需求已经变成了自我实现、超越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