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应在泥土里 “扎根拔节”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干部成长的“第一块磨刀石”。沾满泥土的裤脚、晒黑的皮肤、磨出的茧子,不仅是“吃苦”的印记,更是成长的年轮。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里,青年干部唯有沉下心、扎下根,才能在磨砺中褪去“书生气”、增长“真才干”。

磨掉“娇骄气”,在泥土里扎稳“群众根”。刚走出校园的青年干部,带着希望与朝气,却可能在基层遭遇“水土不服”:走村入户时,说惯了书面语听不懂“土话”;下田干活时,握惯了笔杆拿不稳农具;面对群众诉求时,习惯了按“条文”办事却解不了“心结”。基层磨砺的第一课,就是用基层的“土”,磨掉“高高在上”的娇气,炼出“换位思考”的共情。只有脚沾泥土、心贴群众,才能在“家长里短”中读懂民心,在“柴米油盐”中扎稳根基。

磨出“真本领”,在矛盾中练硬“铁肩膀”。基层工作没有“标准答案”,满是“复杂考题”:邻里宅基地纠纷各执一词,项目征地涉及多户利益,突发事件需要及时处置……这些“烫手山芋”,考验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硬功夫”。基层的“难”,磨掉的是“纸上谈兵”的虚功,炼出的是“灵活应变”的实招。那些在矛盾中“碰过壁”、在急难中“扛过事”的经历,看似是“闯关”,实则是给肩膀“加压”、为能力“扩容”,让年轻的臂膀从“能扛”变成“扛得稳”。

磨出“静气神”,在坚守中涵养“平常心”。基层工作往往“不显山不露水”:修一条便民路、解决一个饮水难题、调解一次家庭矛盾……这些“小事”难出“大政绩”,却最考验干部的“初心”。青年干部容易犯“急于求成”的错,总想着干“大项目”、出“大成果”,却忽略了基层的“政绩”藏在群众的口碑里。基层的“慢”,磨掉的是“好高骛远”的浮躁,炼出的是“久久为功”的定力。那些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在琐碎工作中的沉淀,看似“平淡”,实则是在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当青年干部懂得“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才能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中,积累起“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成长。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不是“镀金场”,而是“炼金炉”。青年干部的成长,不在于职位的高低,而在于是否真正把根扎在群众中间,是否在攻坚克难中练就真本领,是否在平凡坚守中守住初心。让青春在泥土里“扎根拔节”,在基层的风雨中砥砺成长,才能成为群众可依、组织可信的新时代青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