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宇丹
01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一句话——“我这都是为你好”所捆绑。
父母、亲人往往会借着我都是为你好为由来对我们进行束缚,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眼里的所谓的“为我好”其实是间接的对我们的一种行为上甚至是心理上的伤害。
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亲人总是以他们的方式来“爱”我们,用他们的标准来评判与定义我们,从未站在子女的角度去想问题。
有时候他们给的爱太过于沉重,沉重到无力承受,沉重到变成了一种束缚、一种绑架甚至是一种威胁,成为了一种变态的爱,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
原生家庭给的爱有多沉重,就有多少人想要拼命逃离。
出生后没多久父母就把我寄养在外公家,从此,我的成长再无父母出席。
十四岁的时候,出门十三年的父母带着弟弟妹妹回来了。所有人都以为我会很高兴的时候,而我却毫无波澜。
在这十三年里,我想象过、期盼过、祈祷过他们回来,可是一次次的期望,又一次次的失望。
我明白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后来,父母这两个字在我的世界里消失,对于他们,我没有任何期盼,也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02
还记得他们回来的时候,大家都让我叫他们“爸爸、妈妈”,而我却保持沉默。
于我而言,站在我面前的只是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罢了,要让我表现出很热情很乖巧的模样叫他们,我做不到。
在之前我是一个很慢热的人,现在在慢慢改变了很多。
十四岁第一次见到父母之后,很长时间我才接受他们的归来,也才慢慢开口叫他们。
后来这些年里他们还是会出门务工,只是回来的次数更加频繁一些,但我也从来没有和他们一起生活过,我还是选择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没有父母出席的成长,让我的内心非常脆弱与敏感,性格也很自卑、慢热,还很没有安全感。
可是,父母对于缺席我的成长完全没有负罪感、愧疚感,更没有用更多的爱去弥补我缺失的爱,甚至,没有爱我。
我和父母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无法跨越。
03
父亲总以为给我钱就是给我爱,可是他也没有给我很多的钱,也没给我很多的爱,更没有给我一个很好的家。
在他的眼里我很不懂事,只知道乱花钱,只知道贪玩,一点都不懂得节约,一点都不为他考虑。
父亲总是在电话里、微信上指点我各种在他眼里不懂事的行为,以至于很长时间我一度认为自己真的很不懂事。于是,我都不理解为什么又会有那么多人夸我很懂事很听话呢。
后来我才明白,无论我做得好与不好,在父亲眼里我永远都不懂事。
我是别人眼中的乖孩子,却是父母眼里的不懂事的孩子。
我开始慢慢地畏惧父亲,不想接他的电话,不想听他一大串一大串所谓的“教育”我的语音。
他总是用各种言语要求我、捆绑我甚至威胁我,经常能听到“如果你不怎样怎样,你就别读书了”,我非常讨厌听到这样的话。
为了做他眼里懂事的孩子,也为了尽该尽的子女义务,我尽量满足父亲的一切要求,完成他安排的各种闲暇琐事。
可是,再怎么做,他还是不满意。
毕竟,我没有在他的身边长大,和他们没有感情,所以他不满意我的任何行为。
04
母亲也总是和外婆抱怨我天天和外婆打电话,却从来不给她打电话。
在我眼里,母亲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少女,她不会做饭,不会管理家庭,也不会教育孩子,脑海里想的永远是各种买买买。
有父亲和母亲在的地方,就会有无尽的争吵。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也要争吵,看到他们,就让我看到了失败的婚姻。
又是我也想过和母亲交流,可是我发现和她无法好好交流,那还不如不交流,毕竟一厢情愿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父母总是让我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家我得照顾弟弟,帮他洗衣做饭洗澡辅导作业,开学带去报名,生病了带去医院等等。
他们的孩子就这样扔给我,自己不管不问。好吧,我是姐姐,我该尽一个做姐姐的职责。
可是当我上学了以后,他们就扔给了外公外婆,父亲在外面上班我能理解,可是明明在家的母亲把弟弟扔在外婆家,自己在家每天窝在沙发上刷手机看电视我不能理解。
其实电影《我的姐姐》里面,我很能理解姐姐安然崩溃、无助的心理。
父母总是以他们所谓的爱来压榨我、捆绑我,让我感到心力交瘁,有的时候很想逃离,以至于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想要离家远一点,不过还好老师帮我分析志愿的时候阻止了我这个不理智的想法。
很多时候真的觉得太累了,好像逃离,只是被他们是我父母的这层血缘关系所牵绊,我只能尽力而为,去做能为他们做的一切事情。
我做了我该做的,我心安理得、无愧于心,可他们又做了些什么呢。
05
有的“爱”并不是真的爱,只是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输出罢了。
很多人活在父母的控制下,父母给的“爱”成为了一生无法抹去的阴影,时常在脑海里、心里挥之不去。
父母说的话成为了恐惧、伤害;家,成为了地狱般的存在,成为了最想逃离的地方。
自己受过伤的人才知道伤口有多痛,才更喜欢独处,喜欢沉默与发呆。
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需要用一生来治愈。
即使遍体鳞伤,也要好好爱自己。
伤口再疼,也会被时间治愈,被强大的内心治愈。
希望每一个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人,都能治愈好自己。
可以不与原生家庭和解,但要学会与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