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教高中的时候,学校有个特色,让学生三年时间练就一副好口才。语文课前5分钟用来给学生演讲,三年锻炼下来,的确有个别学生可以游刃有余,但大部分还是平平。现在教小学,我让六年级的孩子也尝试演讲。内容不一定原创,要求背稿,声音响亮。学生对演讲很感兴趣,也能背稿,可一站到讲台前立刻就“怂”了,手脚不知如何摆放,眼神飘忽不定,语速尤快,声音如蚊。我总苦口婆心指出他们的不足,提各种要求,可学生能改变的很少。
看管建刚老师指向写作的阅读课《陶校长的演讲》一课,其中管老师对学生的演讲做了身体力行的指导,带着学生在强烈的求知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一个好的演讲必须有以下几个要素:必须脱稿,要有体态语言,眼神要看听众,不要盯着一处或一个人,不合适的动作(用手指指人)不能做,做动作不要拘谨,当然这和熟练有关,最高境界要和听众有互动。所有的演讲技巧管老师都是带着学生在一步步尝试中,让学生观察、比较、模仿,然后把技巧方法内化,真正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我真为管老师的做法拍案叫绝,反思自己,只是口头教授学生一些方法,可没有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去改正,所以学生的能力很难提高。
学好演讲好处不用说,但大部分学生会讨厌站在台上忐忑不安、不知所云、词不达意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老师的指导就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战胜胆怯、消除舞台恐惧,变得更加勇敢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