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你遇见的人和事,常常能记上一辈子。
借用卡夫卡的一句名言:那是最好的时候,也是最坏的时候。
正是那个时候,有位很少说话的大叔间接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念念不忘。
01
一零年,我读高二。
那年春节,我没有回家,留在当时读书的A市打寒假工。
短短二十多天的假期,一个人打了三份工。
最后一份是在一家四川人开的饭店,店里仅有三种主食:面条、土豆粉和面条加土豆粉。
那天,忙了一圈又到了下午。小饭店下午的一两点钟是一天中最不忙的时候,也是饭店员工休息和吃饭的好时光。
等饭时,我像往常一样瘫坐在一把椅子上,目光呆滞地望向门外,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匆忙走过。
正读高二的我,成绩很差,人很傻还莫名地一度悲天伤地。
正在我一阵恍惚一阵呆的当儿,店里的一个正式员工“蹬蹬蹬”地踩着楼梯跑了下来,站在二楼中间停止,冲我大喊:“师傅问你,吃面、粉还是其他?”
我漠不关心地回了声:“随便。”
半分钟后,他又“蹬蹬蹬”地跑下来,站在之前的位置上,冲我大喊:“师傅问你,吃面、粉还是其他?”
我不厌其烦地冲他吼了回去:“随便。”
“师傅说,我们家没有叫’随便‘的这道菜,所以,你吃面、粉还是其他?”
我转头,这一次很认真地看了看他,再看了看楼顶——因为我知道在这楼顶上的三楼厨灶前,一定正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相貌可爱的大厨,顿了顿,我冲那问话的小伙说:“面一半,粉一半,都要。”
他兴冲冲地往上跑去回命,边跑边喊:“师傅,面一半,粉一半喽。”
我呆呆地坐在楼下的椅子上,红着眼眶,直到约莫十分钟后,小伙喊我饭好了才回过神来。
滚烫的面条和着通体雪白的土豆粉静静地躺在灰褐色的碗里。
如获解救的我把2010年的第一场热泪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这面一半土豆粉一半的砂锅。
02
正读高二的我,成绩很差,人很傻还莫名就因此觉得未来很渺茫(不知道有多少人和那时的我一样,把考试成绩和自己未来的好坏划上了等号)。
生活陷入一片死胡同,没有选择、没有光。
某天,毫无征兆地,一位大叔用一碗土豆粉告诉我:哪怕你的生活已经窘迫到只能在土豆粉、面和土豆粉加面之间做选择,你都还是有选择权的。
这个早已从我生活中彻底消失却如今还让我“念念不忘”的大厨留下的那句话,最终变成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对你随便,你自己更加不可以。
03
此后,每当我有所迷失,总会想起那个小伙计站在二楼中间的木质楼梯上,很大声地说:“
师傅说,我们家没有叫”随便“的菜,所以,你吃面、粉还是其他?”
看吧,生活总会让你有的选择的,哪怕你的生活已经窘迫到只能在仅有——面、土豆粉以及面加土豆粉的饭店里吃饭呢。
如果一个人自己都可以对自己随便,对生活现出漠不关心的神气来,试问:谁还能认真对待这种态度下的你?
当我稍懂人事,就更加明白行走在风水各异的社会,一个人若想获得别人的尊重:
必不可以随便接受任何人赠与的任何随便;更不可以随便赠与别人何种形式的”随便“。
因为态度它就像病毒,一经传播便势不可挡。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觉得群发的问候是最浪费感情的东西之一。每次过年过节,我都会提前在朋友圈发一条:谢谢,群发的信息,我不回。
没人稀罕你群发的情绪,别浪费彼此的时间了,好吗?
「不随便」是对生活最基本的态度,更是我们对自己最起码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