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考•写作优库‖第二期/12/1001』《知行合一王阳明》度阴山著

第2章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节选)

实际上,每个大人物的成功都有一个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像运气一样,绝不可少。有的人在外部环境特别好的时候不需要过人的自身素质就能成功,比如官二代、富二代。而从来没有听说过拥有超级素质的人在没有外部环境的帮助下可以成功的。人类历史上怀才不遇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的心灵产生力量后,外界的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险恶了。


但无论怎么说,王阳明在龙场所悟到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都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夺目的光辉。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心学中所倡导的孝的问题,其实就是一门不让父母担心的学问。良知告诉一个人,孝顺父母的终极目的是让他们心上安宁,物质条件还在其次。这其实就是感应,人世间所有父母希望的其实是儿女平安,锦衣玉食并不重要。那么,将心比心,我们希望的其实也是父母平安,心平安,身平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是你的身心要平安,否则,这都是空谈。宇宙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世事也在变幻,但那些良知未被遮蔽的心对于孝顺的要求却是亘古不变的。想要真孝顺,做到五个字就可以了。这五个字是:让父母心安。



这一章讲的比较长,从王阳明年少时期开始,就有了要做圣人的想法。尽管这个想法让他父亲和老师都觉得他太疯狂,但他没因此放弃,反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种各样的学习。

为了这个目标他也付出不少,从后来被流放到环境最差的龙场就能看出这点,然而外境恶劣却没影响到他的心境。

在这种条件下,要么在毁灭中重生,要么在毁灭中消亡。而王阳明却能够做到心能转境,并因此悟道,创建了心学。

心境一转,外部环境也被改变。心学的传播也从此处开始。

王阳明能够悟道,也是他始终坚持心中成为圣人的信念,这个信念让他无论在面对什么困境时都能够逆转过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