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很难的事情吗?有很多人不会认为阅读是很难的事情,还会举例说,他一天能够看五万字的小说呢。但是要他看一些技术类、专业类的书,还没看三分钟就呵欠连天,要睡觉了。
其实阅读本身不难,难的是理解能力,同样的文字,有人就不但能看得懂,还能看到文字后面的东西。而有的人连表面的意思都理解不了,这样的阅读理解能力只能让人呵呵了。
阅读理解能力到底有多重要呢,重要到这种能力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刚需了。买卖房子、租房子、贷款、保险、签用工合同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有精准的阅读理解能力,否则吃亏了还没出去说。
周六,侄儿在做作业,有一道数学题不会,请教教数学的大伯,当时我正好在哪里,看到这种情况我就说,很多小孩数学题不会做,是因为题目没有看懂,并不是题目不会做(有点绕口啊)。
然后,我就告诉侄儿,你用你自己的语言将题目的意思说一遍,不可照着书上的题目读。侄儿还是有点不明白我说的意思,我进一步说,你就用你的话告诉我,这道题已经知道了什么条件,需要求的是什么结果?
于是侄儿就用他自己的语言将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断断续续告诉了我,哪知道题目还没有说完,他打叫一声:“哦——我懂了。”于是低头奋笔疾书起来,做完拿给他大伯一看,确实做对了。
其实这个方法在我自己的孩子这里也是屡试不爽的,为什么这个简单的方法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
我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其实背后的道理还是很深刻的。让小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将题目讲出来,就是破解了小孩子没有认真看题,或者虽然看题,但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意思(也叫出题者的意图)。
讲出来就是破解没有认真看题的,你没有认真看题如何能够讲出来呢?而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是破解没有真正理解题目意思的手段,如果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就无法组织语言讲出这个题目的意思。其实这个讲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有时候哪怕只有部分是自己的语言,大部分是题目本身的语言,也一样会有效果。
而这又与李笑来老师讲的另外一个概念不谋而合——钥匙往往不在锁上。要找到能够开锁的钥匙,不能盯着锁看,你只有去别处去找找,才会找到开锁的钥匙,如果死盯着锁头看,一辈子也别想打开锁。
一般的阅读很容易,而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阅读很难,我们就要走一条在别人看来很难的路去走。养成逐字逐句地阅读的习惯,这一句没有读懂就不去读下一句,这一本没有读懂就不去读下一本。当然,还要注意一个问题,有的书只有整本书读完了,读了后面才能够理解前面所讲的内容,对于这样的书,我们即使看不懂,也要耐着性子把这本书读完,一遍看不懂,就看地二遍、三遍——直到看懂为止。
我们要像对待呼吸一样对待阅读,让阅读成为我们的自然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