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为“十五五”谋篇布局、为下半年经济工作擂鼓催征。会议既观大势、又谋实事,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传递出“巩固回升向好、夯实现代化基础”的鲜明信号。福建作为改革开放重要省份,尤须以“四个统筹”把中央精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
一、统筹质与量,以新质生产力锻造“十五五”硬核支撑
会议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列表述,是对福建“十四五”经验的肯定,也是对“十五五”的新要求。
1. 深耕创新链。依托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实验室+产业基金+应用场景”三位一体模式,三年突破海洋信息、氢能装备等十项“卡脖子”技术。
2. 做强产业链。围绕“六四五”产业新体系,对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三大赛道实行“链长+行长+院长”协同机制,确保2027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突破40%。
3. 升级资金链。用好央行结构性工具,设立100亿元“新质生产力母基金”,通过“投贷联动+股债结合”撬动社会资本千亿元,重点投向首台套、首批次、首场景项目。
二、统筹内与外,以高水平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会议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福建的“台”“侨”“海丝”优势正是突破口。
1. 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先行区。加快厦门—金门“同城生活圈”试点,推动台企台胞同享市场准入、要素流动、公共服务“三个同等待遇”。
2. 深耕RCEP市场。推广“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融合模式,今年内新增海外仓30万平方米,带动出口增长10%以上。
3. 升级自贸试验区。对标DEPA等高标准规则,推出数据跨境流动、绿色贸易两张“压力测试清单”,年内形成5项以上全国首创经验。
三、统筹发展与安全,以底线思维守住重点领域风险
会议指出“积极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福建将坚持“开前门、堵后门、化存量、控增量”。
1. 债务“阳光化”。依托省级“债务一张网”平台,对市县政府债务、城投债、PPP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红黄绿三色预警。
2. 平台“市场化”。年内完成融资平台公司“撤并转”30家以上,经营性资产注入比例不低于50%,实现“债务跟着资产走”。
3. 房地产“稳预期”。用好“白名单”融资协调机制,对优质房企“一企一策”纾困,确保“保交楼、稳民生”。
四、统筹当前与长远,以民生温度提升现代化成色
会议把“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单列,福建要聚焦“急难愁盼”精准发力。
1. 就业优先。实施“万岗计划”,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三大群体,年内募集政策性岗位10万个。
2. 能源保供。加快“海上风电+储能”一体化开发,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力负荷缺口为零。
3. 乡村振兴。推广“一县一业一贷”模式,对“土特产”加工园区给予基准贷款利率下浮20个基点,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2个百分点。
五、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确保“施工图”变“实景画”
1. 树牢正确政绩观。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干部考核“首标尺”,坚决防止“形象工程”“政绩冲动”。
2. 锻造过硬作风。用好八项规定学习教育成果,开展“千名干部破千题”专项行动,问题不解决不销号、群众不满意不收兵。
3. 凝聚各方力量。完善“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制度环境,让一切创造活力在八闽大地竞相迸发。
结语
“十五五”启航在即,使命催征。福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四个统筹”把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转化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在“奋力一跳”中实现质的突破,在“久久为功”中夯实现代化根基,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