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泳,毛泽东无意间留给南宁的一份珍贵礼物
原绿色
那天是奔着邓颖超在南宁的经历去的,竟然还找到了毛泽东和南宁的故事。
从南宁民族大道“邓颖超纪念馆”出来,我意犹未尽,就信步走到对面看看,一下子居然发现了邓颖超出生地旧址。虽然已经片瓦不存,成为路边的一块小广场,只是树了一块刻着“志洁行芳”的巨石,周边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也觅不到当年的一点痕迹,我还是很满足,仿佛看到了童年时期邓颖超在这里嬉戏的影子,就认真地打量着周恩来侄子周尔均将军题写的这四个大字,想着邓颖超和周恩来的故事种种……
可能是愿望实现了吧,我心情高涨起来,就快步向着前方一个古色古香又高大的阁楼走去。
就是这个随意决定,居然迎头撞上了“冬泳亭”。
冬泳亭掩映在邕江边的绿树丛中,很像遍布全国的各类亭子,本来以为就是江边一个休闲的所在。占地面积二十多平方米,高八九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盖金黄色琉璃筒瓦,为仿古重檐六角亭。亭内檐柱六根,柱间梁上各饰一朵南方的木棉花。在亭南北两面设垂带台阶三级,东西两面三柱间以石凳相连,亭柱、石凳、地台均以水磨石饰面,给人一种普通的感觉。
首先是它的名字吸引了我,冬泳亭?再看它的介绍,简直雷到了我。天呀!居然是为了纪念毛泽东在这里冬泳而建设的。1958年1月,毛泽东在南宁主持召开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和九省二市负责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与1月7日、11日两次畅游邕江。1974年南宁市在毛泽东第一次下邕江游泳的这个地方修建了这个冬泳亭。董必武同志为该亭题名“冬泳亭”,并撰写《题冬泳亭》诗,并在序言中说:毛主席南巡至南宁,1958年1月7日于邕江游泳,壮人在主席下水处筑亭,名曰冬泳以记之。全诗曰:盛会南宁主席临,邕江冬泳纪碑亭。工农奋发思跃进,大势如高屋建瓴。
从董老的诗中,我了解到冬泳亭的来历,但更激发了我了解毛泽东来南宁前前后后的巨大兴趣,马上从手机上搜索,随后又千方百计到南宁人民公园参观了毛泽东接见南宁人民群众纪念馆,才了解到这件载入共和国史册的大事,也是南宁历史上少有的高光时刻。
概括起来,毛泽东此行有三件事影响巨大。
第一件事是开会。1958年1月11——22日,毛泽东来的主要目的是在南宁主持召开部分中央领导人和九省二市第一书记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史称“南宁会议”。这次会议,是为数不多的在北京以外召开的全国性会议,是一场总结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讨论第二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的会议,还决定了暂缓“三峡工程”建设的重大事项。从董必武的诗歌里可以看出,会议埋下了“大跃进”的种子,开启了一段新中国不平凡的历程,但从历史研究的视角看,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尤其对广西和南宁。
第二件事是接见群众。会议的最后一天,1958年1月22日下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以及各省市领导在人民公园冒雨接见五千多名广西机关干部、解放军官兵、工人、农民、市民和学生等各界代表。毛泽东沿着公园古炮台、公园山顶、纪念碑广场逐个地点接见群众,还接受了广西民族学院学生代表的献花。接见场面人声鼎沸,“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等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公园上空,持续约一个半小时,这是毛泽东当时在国内各省市接见群众规模最大的一次。
第三件事情就是冬泳。邕江由左江和右江汇合而成,是南宁的母亲河。在南宁期间,喜欢与大浪搏击的毛泽东,先后两次畅游邕江。细节当然不知道,但资料显示,第一次是在1958年1月7日下午三时三十分左右,毛泽东从今邕江大桥北岸桥头附近下邕江,在水中游了约30分钟。第二次是在1958年1月11日下午3时许,毛泽东在广西军区大院后门再次下邕江游泳,历时50分钟左右,约两千米。
全世界都知道毛泽东喜欢游泳,“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是他游泳生涯的真实写照。毛泽东在很多地方游过泳,湘江里游过泳,珠江里游过泳,老家水库里游过泳,横渡过长江,81岁高龄还游泳……
毛泽东写过《水调歌头游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在年轻时候写过《游泳启事》:“铁路之旁兮,水面汪洋;深浅合度兮,生命无妨。凡我同志兮,携手同行;晚餐之后兮,游泳一场。”在北戴河游泳写了《浪淘沙 北戴河》:“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连在本国抗美前线的越南主席胡志明都写了一首《寄毛主席》:“欣闻您畅游长江,群众欢呼您健康。我在越南忙抗战,遥祝您万寿无疆。”
我听说过主席洗冷水澡强健身体的励志故事,却第一次知道毛泽东还喜欢冬泳,还能够冬泳。我也喜欢游泳,也曾经在长沙模仿毛泽东夜游湘江。在北方家乡安阳的洹河里看过人家冬泳,自己却不敢冬泳,甚至想想都打哆嗦。当在邕江边看见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刻着:毛泽东说“下定决心就不冷,不下定决心,就是二十度也冷。”我就笑自己,这就是差别。
南宁市民可能就有冬泳的传统,毛泽东两次冬泳邕江,更是激发了南宁市民的冬泳热情。为弘扬毛泽东冬泳精神,自1958年以后,南宁市经常组织各界人士横渡邕江,并成立冬泳协会,组织冬泳和比赛,邕江冬泳就成了南宁人的传统体育活动,甚至还定期举办全国性的冬泳比赛。
冬泳亭附近的邕江江边有一个“逍遥俱乐部”,开展桨板技术培训。我向老板娘问起冬泳的情况,她很自豪地说,游泳的可多了。我就想,开会的事,过去了,会见群众的事,也变成了那代人的回忆,而且,这两项“公干”,都应该是毛泽东有意要干的,是计划造福南宁甚至全国人民的大事情。唯有邕江冬泳是毛泽东的私事,应该是毛泽东没有想到要给南宁人民什么影响的,而恰恰是这件事,成为造福南宁人民的一件强身健体的宝贵财富,被延续了下来,还要继续延续下去。
我远远看见的邕江岸边那个地标性景观建筑,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邕江畅游阁。它位于邕江文化廊道,民俗文化带上,位于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精品示范工程的中心区域。站在畅游阁上,邕江美景尽收眼底。大气沉稳。
现在,这里不仅有毛泽东的冬泳亭,还在附近建设了民生广场,成为城市防洪体系和堤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高架平台和滩涂公园两部分,林荫大道,五彩灯光,凉风、音乐,其乐融融,美妙无限。
2021年的春夏之交,我从冬泳亭下到邕江河道,漫步在河边,果然在摇曳的芦苇丛中,寻觅到了一片没有芦苇的地方,正是毛泽东下水处。我虽然想象不出毛泽东当年下水冬泳的具体场景,还是很想留一张照片纪念。我喊路过的小学生帮忙为我拍照,我还炫耀地告诉他们,这里就是毛泽东游泳处。一个胖乎乎的小学生问我:“为什么允许毛泽东游泳就不许我们游泳?”我笑着说:“是为了你们安全,不让你们自己擅自来河边游泳,不是不让你们游啊?!可以和父母一起来,还可以冬泳啊!你看对面不是有很多人在游泳吗?”
作为教育工作者,想想毛泽东,想想我们对学生和孩子过度的保护和爱,我很想知道该怎么样学杨昌济先生那样“欲栽大木柱长天!”就笑一笑,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