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的选择》读书分享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育儿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对孩子个体差异的观察,才能因材施教,将一些育儿原则和理念灵活运用起来。

事实上,父母已经竭尽所能,在当下做出的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我们不必焦虑,不必内疚,心态越不稳,反而越容易过度地做一些事情,这反倒不好。

最近看了陈忻心理学博士《养育的选择》这本书,让我减轻了很多育儿上的心理压力。书中针对很多父母特别关心的育儿困惑进行了解答,教给大家一个科学教养观,让我们更加理性从容地面对育儿。

养育的选择


今天想推荐给大家这本书,并分享下我的收获和感悟❤️

1.安全感:安全感来自良好的亲子关系。

只有得到理解的宝宝才会感到自己是被爱的,才能逐步发展出安全依恋。

2.早教:生活即早教,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

任何生活中的经验和变化对孩子来说都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在生活中给予他们多样化的环境,让他们的各种感官得到均衡的发展,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才是早教的重要目标。

3.敏感期:大脑的发育有一定的敏感期,但同时大脑的发育也具有可塑性。

在日常生活中,让儿童顺其自然、多样化地进行体验有利于他们的发展,而不要把儿童的发展割裂,细分成一个一个“敏感期”。

4.延迟满足:只是自控力的一部分,重点在于培养孩子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想做的事。

跳出延迟满足纠结,从日常生活点滴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站在更远更高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育过程。

5.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无论是表扬还是挫折,都能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我,重点在于父母的如何说和如何做。

6.快乐教育:教会孩子如何获得快乐,而不是对他们没有要求。

成长就是适应变化,没有绝对的快乐。

7.独立性:倾听和独立思考结合,“听话”和“独立性”就不对立

倾听能力的培养最终的目标是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问题的时候能独立思考,面对生活能独立自主。

✨️还想了解更多的育儿困惑解答,比如婴幼儿能不能看电视,看什么样的电视合适;孩子经常动不动发脾气;学习是否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家可以选择找原书来看看。

孩子的成长是有迹可循的,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只有破译这些成长的密码,才能更好地为孩子照亮未来的旅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