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初稿、定稿和匿名审核通过后,论文终于进入到答辩阶段。中国人大商学院2021年的答辩的时间是4月至5月内的一些规定时间,在网上自由选定。
答辩安排在人大汇贤楼三楼,5-6人一个组,每组半天的时间。期间由4位评审老师现场提问,进行两轮面试。现场还有一位答辩秘书,全程记录所有陈述、交流、提问和回答内容。
负责我所在小组的秘书是人大在读的博士生,由学院专程指定的,我们每人需给学生直接付费300元。
答辩人需两次进入答辩室,单独面对考官老师。
一次是答辩陈述,用时5-10分钟。要求讲述自己论文的选题,所作研究的背景与实际行动,论文的不足与创新,根据前期评审意见对论文的修改情况进行陈述。
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包括一些意见,需详细记录,不用作答。时长不等,大约10-20分钟。
退场。迅速在指定教室准备所有问题的答复。一般都会有四个左右的问题。
待第一轮所有陈述完成后,开始答辩的第二个环节,回答问题:对第一轮老师的提问予以回答。一般时长5分钟。
单独面对四位老师,在规定的时间把准备了好几遍陈述稿讲解出来时,还是有点发慌。
我的论文是企业战略研究,以自己所在的企业为例。原以为自己专心修改了无数次的稿子,不会有太大问题。没想到专家教授就是不一样,一上来就直击要害地提出了让我心服口服的问题。
一是指出论文的核心问题:结论太单薄,也就是自己最虚弱的部分。
二是老师的建议非常中肯。我的论文在某些部分结构上有些混乱,让人产生逻辑不清的印象。说明做任何事情,起手一定要在结构上梳理清晰,否则,不易作出正确、让人信服的结论。
有点汗流湿背的感觉,但是,知道自己此时的收获最大。因为面对面的意见,是一种最直接的得到,而生活中这样的场面不多。
第二轮还算轻松,结束后,我们全部进入答辩室,主考官当场一一宣读论文答辩结论。
当老师宣读最后结果“答辩委员会4票通过,0票反对,同意通过论文答辩。”的时候,我们都用心地响起掌声。虽然声音不会太大,但绝对是最欣喜地不得了,却不能过分表露。
一种简单的快乐,由然而生。人生很多时候,只要你真心付出,再丑陋的结果也会因为是自己创造所得,必定珍爱。
答辩结束后,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合影留念。这些照片,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最为难得的纪念。
幸运通过中国人大的研究生论文答辩,期待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