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谈到母亲,其实我有很多话要说,跟母亲的关系也经历过好几个阶段。
依赖阶段
我的妈妈是那种很宠爱自己孩子的人,我记得都快上初中了,我还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记得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对她嚷嚷:“妈,我饿,饭做好了吗”?
由于妈妈把所有事情都替我安排好了,小到新课本包书皮,第二天穿什么衣服,收拾书包,大到考哪个学校,什么都不需要我操心。慢慢地,我觉得她做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谁让她生了我呢?
也导致我的脾气很大,对母亲不太尊重。
同学到我家玩,亲眼看到我对母亲出言不逊,还很震惊,觉得她印象中的好学生我不应该是这样,于是告诉了老师,导致老师对我的好印象也一落千丈。
记得那个老师找到我气呼呼地说,早知道你这样,就不会让你小学6年拿12个“三好学生”奖状了,你不配。
我记得当时并没有太在意,甚至觉得老师是在小题大做。
疏远阶段
妈妈尽管爱我,什么都替我安排好,但令我最耿耿于怀的是她几乎每天都打我,而且处处干涉我。
妈妈的工作可能并不是她喜欢的,但那时候不像现在,可以自由择业,那时候的人更多的是会在一家单位从一而终,除非有关系可以走后门调工作。所以她工作上所有的不顺心都发泄在了我的身上,我又是个没有眼色,不太机灵的孩子,于是,当她一次次找个理由打我的时候,我与她之间的距离感也逐渐加深。
更讨厌的是,她总是处处干涉我。比如我已经高中了,晚上6点以后还不能出门,我外出不给我钥匙,说是怕我弄丢,如果我从外面回来,他们碰巧不在家,我只能在门外苦苦等着。
我看什么书,穿什么衣服,都要管,甚至偷看我的日记,偷拆我跟笔友的信。终于我全部的不满,都集中在叛逆期爆发了。
我开始逃学,开始中午不回家吃饭,他们如果没给我钱,我就饿着。我开始逐渐从一个尖子生变成了排名中后的学生,回家只要她跟我说话,我就以吵架的语气。
就这样过了三年,成绩一落千丈,虽然到中考前,我开始醒悟,并想全力以赴,但已经来不及了。
现在想想,其实挺后悔,自己的一时任性,直接导致高中没考上重点学校不说,妈妈那几年每天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我也觉得挺过意不去的。
反复阶段
等走入高中,叛逆期结束,我又重新成为好学生的一份子,这时候离家的不适应,和对母亲的依赖又重新显现。
因为住校了,什么都要自己做,比如铺床,洗衣服,打饭,看医生,自己处理情绪问题和学习压力等,我一下子有些无所适从。
我开始每天给母亲一个电话,哭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不会套被罩,搞了一个多小时还是乱七八糟。比如每次爬上铺,脚都会抽筋,然后整个人吊在半空,不敢动等等。母亲重新成为我的精神依靠,每周过来拿我的脏衣服回去洗,然后再送来,顺便给我带各种学校买不到的零食。
但当我适应了住校生活后,对母亲的态度就又发生了变化。因为高中时每两周回家一次,她仍然会规定我关灯时间,早上我想多睡一会,她就会强行把我拽起来,让我吃饭。我如果不想动,她就一次次地催促。于是,争吵和疏远又不可避免。
我开始找学习忙为借口,不回家,有时候放假出去买东西,碰巧路过家门口,也不会进去,而是直接返回学校。
陌生阶段
到了大学,我几乎完全自理,恋家的感觉不再,思想也更加独立。于是,跟母亲的关系也逐渐陌生,直至工作以后。
尽管一周一次通话的习惯保持了很多年,但交谈的内容始终非常局限,从未像知心朋友那样交心过。
比如大学时候,母亲问的最多的是,还有钱没有,工作了,就问我工作还顺利不,什么时候结婚,包括现在。而结婚这个话题,成为我跟母亲新的冲突来源。
刚开始几年我还会说,嗯嗯,再等等,遇到合适的才行啊。后来就直接不耐烦,我就不结婚,怎么了?我不结婚,你能把我怎样?
昨晚上为这个事又争吵了,我觉得很无聊,没说话,就把视频直接结束了通话。妈妈瞬间又接通,我很冷淡地说声,妈妈,母亲节快乐。母亲无奈地笑笑,说每天开心点哈,我也没啥事,挂吧。
我爱妈妈
我感觉其实,我是爱母亲的,而且从小到大,唯一对我不计较,对我的关爱始终如一的也只有她和爸爸,尽管我有时候嘴硬不愿承认,但当我一次次在现实中碰撞的头破血流,一次次遇人不淑,伤感难受的时候,尽管没有告诉过他们,但她和爸爸对我的爱始终在我左右。
甚至这么多年的逼婚,也是一种爱我的表现吧,因为他们不忍心,什么都只有我一个人承担。
不管怎样,祝她和爸爸两个人永远幸福快乐、健康长寿吧。
我爱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