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6日至27日召开民主生活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遵守党纪就会更加自觉。领导干部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
党性修养是每位党员干部自我革命的重要“利剑”,更是每位党员干部修身立德之基,立足新阶段、新起点、新任务,党员干部要在“固根守魂”锤炼党性,让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有为”答卷。
追寻“历史荣光”,坚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根”,铸就“对党忠诚”之魂。中华民族有着悠久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它深深植根于中华广袤大地,融入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它像一条红线贯穿在历史长河中,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的精神纽带,是英雄辈出的深厚土壤,是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常怀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追寻“历史荣光”,坚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根”,铸就“担当作为”之魂。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面对外来侵略者的的一次次入侵,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而是前仆后继,顽强抗争,如《义勇军进行曲》中唱道:“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正是他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换来的我们的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我们,在享受着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安稳生活时,也万不能松懈麻痹,我们应当在心中唱响英雄壮歌,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魄力,拿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将“听党指挥跟党走”镌刻于心,将“我是党员我先上”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宣誓,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追寻“历史荣光”,坚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信念根”,铸就“攻坚克难”之魂。必胜信念基于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源于坚定不移永不言败的民族自信,也是最终战胜外族侵略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过去,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迫害中国人民抱着抗战到底的信念,义无反顾投身斗争,用血肉之躯抵住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坚持抗战,持久抗战,终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我们要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困难和挑战中坚定必胜信念,披荆斩棘、越挫越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奋勇前行。(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委组织部 刘雯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