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全面振兴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到东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彰显了党中央扎实推进既定部署、集中精力办好自己事的深谋远虑和战略定力,为我们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注入了坚定信心和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的历史任务,东北如何闯出一条浴火重生的新路子,需要方方面面的有力支撑,但自身必须有一股“气”,那就是保持振奋的精神动力和旺盛的创新活力。古人说,“气者,人之根本也”。这里的“气”,包含理想、操守、志向、信念、品格等,是一种深远、永恒的意志力量。有什么样的“气”,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用东北抗联精神为东北全面振兴凝气聚力,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极继承,又是对时代创新精神的不断丰富。
在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最早,抵抗时间最长的地区,东北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为抗击强大的日本法西斯,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英勇斗争中,东北抗日联军不仅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而且还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伟大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主要是: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弘扬伟大的抗联精神,为东北全面振兴凝气聚力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14年抗日战争中,东北抗联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今天,时代环境变了,历史任务变了,但思想自有相通之处,在东北全面振兴的伟大征程中,仍然需要东北抗联精神这一股“气”。
砥砺前行之中需要东北抗联精神支撑。东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规范和引导大家笃信真理、志存高远、坚定信念,进一步端正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社会价值导向,使人民同心、社会同向的正能量充足强大,让东北全面振兴的精气神全面提振起来,让理想信念的明灯在干部群众心中始终闪亮。
聚沙成塔之际需要东北抗联精神凝聚。要学习东北抗联精神表现出的理想、信念、情操、气概、风格、作风等,把民心吸过来、聚起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振兴发展的目标任务上,真正把人的活力、人的激情、人的力量鼓动起来、燃烧起来。同时,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树立自强意识,凝聚各方力量,坚定不移闯出一条新路。
脱胎换骨之时需要东北抗联精神重塑。东北要全面振兴非得完成老工业基地的脱胎换骨改造不可。这就要求发挥好东北抗联精神求新、求变的精神元素,促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充分看到信息化条件下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和本质要素较以往发生了根本改变,树立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科技生产、融合发展的理念,形成信息化思维和信息时代的行为方式,从而构成振兴力量体系的内在本质力量,在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中发挥更大效能。
履行担当之责需要东北抗联精神感召。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必然涉及诸多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以东北抗联精神激励人、鞭策人,以火热旺盛、必夺斗争胜利的工作热情,蓬勃向上、永不倦怠的精神状态,藐视困难、勇于克服困难、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私心,抓难点,补短板,求突破,使东北全面振兴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向前。
二、弘扬伟大的抗联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要解满腔心头恨,剑斩倭奴祭亡灵。”在惨烈异常的抗日战场,东北军民冒着敌人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威胁毫不退缩,一批又一批的抗日英雄前仆后继,以大无畏的精神慷慨赴死,奏响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涌现出战斗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孤胆英雄杨靖宇;历尽严刑拷打始终矢志不渝的赵一曼;身负重伤被俘,誓死不降的赵尚志……。
翻开抗联的英雄谱,一个个名字耀如星辰。在“白山黑水寻‘红’记”的采访中,很多片段都让采访团一行十分感动——走访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的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时,看到了讲解员王孟瑶虽已讲解过千万次抗联故事,但在谈到这些民族英雄牺牲时仍然声音哽咽;走访黑龙江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时,听到了十数年里每当赵一曼忌日都会来送花的普通人的故事;杨靖宇将军的曾孙马铖明受到抗联精神的感召,大学毕业后放弃薪资优渥的大企业,回到太爷爷牺牲的地方从事基层工作;传令兵黄殿君的儿子黄贵清唱起杨靖宇将军亲自创作的军歌与父亲隔空对话;肖文军继承了父亲肖玉堂的遗志,成为一名追寻抗联遗址遗迹的研究人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东北抗联精神一直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杨靖宇等抗联将士用鲜血和生命熔铸了不朽的精神,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勇赴国难的爱国情怀,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代码,是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凝聚力,启迪心智,催人奋进。东北抗联精神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代代相继,刻在骨子里,融入血脉中,不因时光消逝而改变,不因时代变迁而遗忘,它巍然屹立,永恒不灭。
为纪念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1948年10月,东北烈士纪念馆建成开馆。建馆近76年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如今已成为宣传东北地区革命烈士和抗联精神的重要窗口,研究东北抗联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展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发展历程的重要平台,更是激发广大观众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和“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利用东北抗联等红色资源,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和杨靖宇精神,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2019年2月,吉林省委决定在通化建设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党性教育品牌,建设全国党性教育示范基地。已被中组部列入省(部)级党委(党组)批准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2021年8月22日,位于通化市的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启用。
抗联精神蕴含的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让抗联精神在东北的沃土上不断绽放,走向辉煌。
三、弘扬伟大的抗联精神,助推东北全面振兴
(一)东北抗联精神是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
东北地区正处于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四个短板”及“三偏”问题等,这些都是当前制约东北振兴发展的瓶颈,而东北抗联精神所体现出的对党绝对忠诚、坚韧不拔、攻坚克难精神正是当前东北振兴发展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我们要不断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不断凝聚红色动能,把东北抗联精神的思想内核融入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干事创业中,使其真正转化为担当作为、拼搏奋斗和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东北抗联精神是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的生动素材。
回顾东北抗联将士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不怕牺牲,敢于斗争,与日本侵略者开展殊死搏斗的英勇历史,身处和平年代的党员干部更应受到思想的震撼和心灵的洗礼。立足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保持良好的革命传统和过硬作风,不断提高历史责任感及使命感,在传承红色精神、红色基因中汲取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与必胜信念,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干部干事谋事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继续发挥好党团结和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应对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多重危险和挑战的有效举措。党员干部必须以强大的政治使命与担当,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引导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新风正气,给社会不断注入正能量和精气神。
(三)东北抗联精神是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动力源泉。
弘扬以心系群众、植根群众为灵魂的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激发东北发展的内生动力。东北抗联心系群众、植根群众的革命精神,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既外无援军,又没有得到过国民政府在金钱上或物资上的支持的情况下,东北抗联坚持斗争十四年之久,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坚持依靠和团结人民群众,把保护东北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实践证明,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战胜各种困难的根本保证,也是东北抗联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坚持到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弘扬以心系群众,植根群众为灵魂的抗联精神,紧紧依靠东北人民群众,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发展。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时刻记挂百姓安危冷暖,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牢记党的宗旨,恪守为民情怀,时刻将人民的利益刻在自己的心上,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党的宗旨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人民的拥护。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为民增福祉作为工作之本,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才能凝聚起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