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温了东北抗联的那段历史,无不让人感动。主要代表人物有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投江的八个女战士等。
杨靖宇(1905年2月~1940年2月23日)汉族,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与白山黑水之间。1939年10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针对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作战计划。在日寇疯狂镇压下,杨静宇带领抗联第一路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日寇砍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胃,胃里一粒米都没有,只是棉絮,树皮等,连日寇都无不敬仰。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盘锦市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事书记。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和李兆麟等创建了珠河、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2009年,赵尚志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1936年8月2日) 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2009年97@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10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马斯浑河,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激战。他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他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步入乌斯浑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他们分别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桂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他们中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八名烈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1986年9月7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到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2009念9月14日,他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21年3月22日 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中国之声联合全国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之八女投江。
以上是珍贵的历史画面。值得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英雄们不拍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英烈们永垂不朽!
国弱就要挨打,只要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才会战胜一切来犯之敌。
不忘历史,捍卫国家,振兴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