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讲的是协和广场以及周边建筑的变迁,笔墨还是着重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历史。
作者很喜欢将法国与他们所生活的美国进行对比。在谈到“自由”时,作者提到: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是由“公意”这个概念做先导的。所谓“公意”是公众对于某件事情的“多数人的意思”;而“自由”就是“服从公意”。当一个人与公众的意愿一致了,就自然进入了真正的“自由”状态,就获得了“幸福”。所以,为了帮助一个公民“幸福”就必须强迫他先“自由”,也就是先服从“公意”。可是被强迫的“自由”还能称之为“自由”吗?
美国人一定是不认同这样的自由的。对于他们来说,有权不服从,那才叫自由。
本是争取民主与自由的革命,却一路演变为反反复复的血雨腥风。为什么明明是顺应进步的潮流,却产生了背道而驰的结果?作者认为:历史的进程与一个地区大多数人的文明进步程度有关,与他们的人性觉悟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