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现在很多人都把活成一个精致女生作为目标。时刻都要光鲜亮丽,恨不得精致到头发丝。而提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大火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了,很多人提到女生要活到多精致都会拿她来做例子。

每天在丈夫睡着后再去卸妆涂面膜睡觉,在丈夫醒来前收拾好自己,喷上香水,卸掉面膜。

甚至连腿围都得精确起来。时刻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在丈夫面前,即使做到这么完美丈夫还是选择离开了她。



不知怎的并不觉得这种精致是一种很美好的追求,反而更多的感受是好假、好累。


看似这种精致很伟大,建立在很爱她丈夫的基础上,肯为了他那么严苛的要求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容貌身材、认真为丈夫记录笔记、为了他的演出机会准备牛腩给酒吧老板。

这种看似美好的背后总是差那么点东西,比如真实的自己。


把自己包裹的那么精致在多数情况下会带来安全感,并且对外让自己精致一点也是对其他人的一种尊重,可是对内,在最亲近的人面前都要时刻完美无缺,那反而是一种不太“尊重”。

关系越亲密越应该做到be  real。


因为太爱对方所以不允许自己出一点差错的心态,更多来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自信。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剧中女主这么做就是个人习惯而已,因为习惯所以才会不自觉的这样。

可是当joel离开后,她却做不到继续那样认真涂口红、敷面膜。而那个时刻似乎也才是她真正的样子。不用非得刻意让自己完美。


当然,她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剧中一个片段是她的母亲也是这样做,每当她父亲睡着时悄悄去洗手间卸妆。

这种要求自己精致到完美的生活方式,会随着精致程度越高双方亲密指数也正相关增长吗?

更多的情况貌似不会。

关于追求幸福与完美的关系,哈佛大学泰勒博士发现

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不仅是要幸福的,而且是要完美的——而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

极力追求完美精致的同时难免也伴随着不真实感,偶尔可能还会夹杂着压迫感。


不是越精致越好,完美没上限,但是人的承受能力是有上限的。


毕竟像李敖那样自恋并且只会活在梦里的人还是少数。

离婚后在媒体面前大肆调侃胡因梦不能算美人,因为她便秘时面红耳赤的样子没有半分美人的样子,只能说他是追求对方完美但却不是真爱的人。

精致还是要把握好度,追求完美的同时也要记得“已经足够好了”这句话,这样会活的轻松一点。

麦瑟尔夫人第一季结尾那集,两个人即将重归于好。她对男主说平时自己都是在亲热之前自己先把内衣扣子解开,因为担心他会觉得麻烦。而男主不解的表示:你认为我会因为解内衣扣子需要时间而半途再去吃点东西或者没了兴致吗?

在他眼里完全没必要这样,她也不用做到事无巨细。甚至连内衣带勒出的印痕都得铺一层粉担心被看到。

这让我想到之前看的一篇文章,讲述一位在丈夫面前追求完美的妻子,最后他的丈夫选择和她离婚,因为觉得太压抑。

文中讲述这位妻子在和丈夫亲热时,都得刻意的保证自己形象,必须要做到优雅。而当他丈夫提出这种行为更多的是注重情感不要太在意自己外表,她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她以为丈夫是不喜欢她拘谨的样子,所以她追求了另一种完美,这种完美更像是卖力表演。

其实,她丈夫就想让她真实一点,不要太多矫揉造作,也不要压抑自己。而她却始终都想要自己达到完美。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极力在对方面前追求完美多少都有讨好型人格特征。只有不断的更好,争取做到零瑕疵自己心里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

真的不要过分担心在对方眼里不够完美,毕竟事实就是如此。


不是还有那么一句话吗,喜欢的话你的所有样子都喜欢,不喜欢的话你的优点也是缺点。

之前看到一种说法似乎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之所以会连缺点都喜欢主要是因为你身上某一特质吸引了对方,那个特质属于关键点,而其他方面自然也会慢慢划入喜欢的行列里。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人的肾脏可以换成人造肾脏,人的心脏可以换成人造心脏,甚至大脑也可以换,那么这个活着的个体是人还是机器人?

你由内而外变成自认为TA喜欢的完美状态,你还是你吗? 

Emm......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公众号:奔跑的胶囊

等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