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两个日本人,住进了很多中国人的心里,一个叫宫崎骏,一个叫村上春树。
前些日子,趁着春光,抽出一些空闲,看了好几本村上春树的书,从青春三部曲开始,以挪威的森林结束。我跟很多的中国读者一样,相比之下,更喜欢读挪威,因为我们能从那里,读到我们自己的青春。
不同于村上其他的文章,挪威讲故事叙述的讲的完整,更加系统。不再向其他的文章样散,而是集中的去讲故事,讲一个叫渡边的少年的故事。渡边,他和村上作品中的主人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可他又和其他的主人公不大一样,我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中国读者更喜欢挪威的原因,他更中国。他朋友不多,可每一个都是至交,他不太爱说话,但是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推心置腹,他有时也感觉厌倦了当下的生活,可是却不曾放弃自己的人生。在渡边身上,我们看到了我们自己,看到了我们生活更戏剧化更真实的一面。
以木月的死为起。以直子的过世为终,总是有一个个我们深深爱着的人在我们还没有经历人世沧桑 的时候便离我们而去,跟我们脆弱的内心来上猛烈的一击。挺过来了,我们便是渡边,挺不过来,我们便是直子。还记得自己在上初中的时候听班上的同学讲说学校里的一个同学出车祸过时了,当时的我想到的就是这个同学我前两天还见过,怎么就说没有就没有了呢?内心不仅一触。上天也算是眷顾我,从我懂事到现在,只有一个平时接触并不多亲人过世了,可这并不能减少我在见到他最后一刻的悲伤。
人类总是这样,因分离而悲伤,因永久的分离异常的悲伤。渡边的悲伤,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悲伤,那里面有太多不能触碰的情感。他与直子的关系,并非只有爱情,我想,可能也有一部分的责任。木月的死对渡边的的影响,作者虽然没有明说,不过透过直子的死,也能够猜想到一二。我们总是不想长大的,可是现实就是这样,把我们推到悬崖边,逼着我们睁开眼睛去看一看这个让人心生畏惧的世界。没有人想被迫长大,可是没办法,这是必须的。
“ 阿美寮”,一个让人充满幻想的乌托邦,那里什么都有,也什么都没有。玲子和直子治病的地方就像是一个不与外界相联系的世外桃源,只是,太安静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脱离这个世界而存在,一条道走到黑的结果,只能是自寻死路。直子出来了,玲子也出来了,我们不可能一直都在一个地方躲避一辈子,总是要出来去承担过去伤害带给我们的痛苦,只有看到胳膊上的伤,才会知道下次要注意。活在梦里的人总会醒的,只是早晚的问题。玲子花了8年,终于走了出来,可还有很多让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出来。
孤独,一直是村上春树的主打牌,他笔下的每个人物,每一段故事,总会有孤独的影子,“哪儿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就“咯噔”了一下。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去搬家,网上出现了对孤独的排名,下面会有网友表示好恐怖,可也有人觉得这是一种经历,或者很是享受。
我就是那个享受的。
刚开始过这样的生活的时候,我挺怀疑自己的,明明以前的日子是需要一群人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吵闹,而现在更喜欢一个人去完成所有事。但是慢慢的习惯了,也便觉得没什么。只有在偶尔看到书中这样的一句话的时候,有种说不出话的感觉。或许吧,我实在自欺欺人,也或许我是真的享受,不过开始过上这种生活的原因,确实是失望。
失望自己的选择,失望自己的生活,失望那个时候的自己,转念,我便选择了自己一个人过。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可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会悄悄的问问自己,这样的你,开心么?一开始是没有答案的,于是我也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看一看大海,去和自己说说话。可当我听到海浪拍激着沙滩的声音,听到浪潮从远方传来的声音后,我也就想明白了,孤独,并不开心,但是很舒服。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很幸运,我们不是渡边,不是木月,更不是直子。我们只是我们自己,安安稳稳的活着,经历这生命的坎坷,的那不至于丧命,承受着那份孤独,欺骗自己那是不可多得的独处。漫无边际的在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了,寻找存在的意义。有时候甚至不为别的,在我们还没有找到奋斗的目标的时候,我们只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看一看明天的日出,为了听一听后天的早播。
如果你看到了这一篇文章,那就抽空去看看这本书呗,它的名字听着还算不错,叫《挪威的森林》
啊喽哈,谢谢你耐心的看完了这么一篇逻辑啰嗦的书推。二当家的杂货铺才才刚刚开业,欢迎各大亲朋好友热情关注,如果碰巧哪里触碰到了你,给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