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从小就背记的诗句,只有在亲人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才能真真切切体会其中的蕴意。今天是端午节,看到门口细心的父母准备的艾草和菖蒲,突然之间心底里对姥姥的思念又一次弥漫开来,那个已经离开我20几年的老太太其实一直还在陪伴着我。
对于姥姥的记忆总是在那苦哈哈的背景里展开,直到现在,每每提起,一家人难免泪水涟涟。对于姥姥最深的记忆,就应了老家那句人人都知道的俚语:穷不丢书。哪怕日子比黄连还要苦,姥姥始终坚持让孩子读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二姨上学的时候,学校每学期收3块钱的学费,上到三年级的时候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了,姥姥就编了几把扫帚带着二姨去学校找老师报到,想用这几把扫走抵了那3块钱的学费。但那个年代大家都不缺扫帚,缺的是钱,一番低声下气的口舌之后,姥姥无奈地领着二姨回家了,二姨的学生生涯也就结束了。在我记事以后,每次听到姥姥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难免深深自责:要是你二姨读了个小学毕业,也能有个好点的工作了。等到母亲到了上学的年纪,姥姥说什么都要让她多读些书,虽然母亲现在还经常说,每天上学回来姥姥就催着她下地干活,吃的永远是一碗米汤加两根红薯。但姥姥坚持供她读完了初中,生产队少有的几个初中生都是知识分子了。于母亲来说,这是她人生最基础的依托,自此她迈出了知书达理的一大步,也形成了在培养教育我和弟弟时的思维初心。无论我们家到了何等穷困的时境,甚至连吃盐都靠借钱的情况下,母亲都没有动过让我和弟弟辍学的念头。
我和弟弟读书的时候,父亲重病在家休养,无法下地干活,用老家的话叫:油瓶倒了都不能扶。母亲和姥姥支撑着风雨飘摇的家。我时常回想那段时光,是怎样的一种信念,支撑着母亲让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劳力不给家里分担重负,还要花着借来的学费去搏一个未知的读书成才之路?大部分亲戚邻里都无法理解,也就更不会支持了,以至于母亲借钱的难度越来越大、腰弯得越来越低,但传递给我的永远只有坚持和鼓励,其实那个时候我甚至感觉自己坚持读书是不懂事的无理要求,但凡父母和姥姥有半点微词,我一定会选择放弃,但始终没有。其实这份坚持与其说来自父母,更应该说来自姥姥,她经常说,再穷的家里,只要还有个娃在学堂念书,这个家就有希望,穷不丢书的老古话不会错。我深知这个读书的机会来得有多不易,所以一边努力读书一边在农忙和假期拼命干活。
姥姥只陪我念完了初中,在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姥姥永远地离开了我,至今都不知道她是得什么病走的,因为她始终没有去过医院。只记得最后的那段时间,姥姥每天都腰疼得厉害,无法下地走动。母亲说送她去医院看看,她坚决不去。有一天外地的表叔开车回来了,一家人好不容易把她哄到车上,准备送她到市医院做个检查。车刚启动,她就喊着头晕,坚持下车。从那以后,只要一提起送她去医院,她就推说自己晕车,去不了。只有靠村里的赤脚医生开药维持。其实我们都知道姥姥更担心的是花钱,她深知家里的两个孩子读书,已经有一个病人,母亲一个人无论怎么努力,恐怕也再负担不起一个生病的老人。在姥姥临终前,我试着问她:其实您不晕车吧?她点了点头。那一刻我痛彻心扉。之后的每一个思念姥姥的夜晚,都沉浸于那份心痛之中。
姥姥走后,我的中考成绩出来了,班里50多人,只有两个人考上了高中,我是其中之一,虽然上的是市里最差的高中。母亲总说是姥姥保佑我,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那样的话姥姥就没有真的离开我们。和无数个穷困的家庭一样,收到通知书的喜悦伴随着筹借学费的难堪和未来三年高中费用的担忧。也许真的是姥姥的护佑,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的小学招收代课老师,母亲的初中文凭成了有力的条件,顺利应聘。回想起来,万般无奈的时候,还是姥姥当年对母亲的坚持点亮了全家的希望。虽然每个月只有不到100块钱的微薄工资,但那是何等的珍贵呵。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那种开心,母亲至今还常常提起,也让她无比珍惜那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一边没日没夜地种田,一边尽心尽力地教书。我们常笑话她是真的“耕读传家”。虽然工作了快30年依然拿着微薄的工资,也没有享受任何保障,但母亲一直很努力、从来不抱怨,我理解她是在感恩。当年的那份工资对我们家是顶了大用,其他的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这些年,无论是上高中考大学,还是参军入伍参加工作,我始终不敢有丝毫懈怠,也始终不曾忘了读书学习。因为姥姥说,我们是穷人家里走出来的孩子,不读书哪能有出息?我会把姥姥的这些话和这些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听,也要让我的孩子将来也讲给她的孩子听,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