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十八天7月18日

《为政篇》12——13

十二、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只有一种用途。”

解读:一句话说出了我们的人生方向,是要做一个全方位发展的“斜杠青年”,还是只做一个平庸无奇的剧本式人物。

        1、无论怎样的选择,也不能做像器具一样脆弱而单一的人。“技多不压身”——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就像现在的很多家长从小让孩子学着学那,不输在起跑线上。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但我相信很多的家长也只是处于希望孩子能在正常学习知识的情况下有自己的特长爱好,毕竟有一技之长是个好事。只不过父母们也要从孩子自身出发,合理的进行培养,而不是拔苗助长。如果孩子对某一个特长感兴趣,当然要好好培养。如果孩子都反感,那即使家长再用心,孩子也不会学的有多好。

      作为家长,我们也要以身作则,即使现在已经工作繁忙、家庭事务繁杂,也要想着自己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些技能,哪怕一个也是好的。技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就当完成自己的一个儿时梦想,也当给孩子树立榜样,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2、2019年的国漫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里一句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火遍中华大地。很霸气的一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当年的壮志青年们在各种压力下、各种“打磨”中,逐渐的褪去了年少时的棱角,但同样也被磨灭的最初的爱好和梦想,进入了一种固定的“剧本式人生”,将这句话变成了“我命由天不由我”。人近中年虽然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激情,也无法造就出和那些名人一样“传奇的人生”,但我们依旧可以打破固有的模式,去充实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就如同上一点所说,哪怕把儿时的梦想或者喜好重新拾起也为时不晚。毕竟“学者为己,不为人。”

     3、人生的剧本永远只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想不想改变,没有会不会改变。只要想、只要做,即使不会完全改变,但也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出现!



十三、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什么才是君子。孔子说:“先将要说的做出来,然后再说”。

解读:1、从古至今有很多名人、很多成功人士。那谁又能真的称得上是百分百“君子”呢?恐怕没有吧!

        比如说:秦始皇、李世民、包括我们最最敬爱的毛爷爷,也并非百分之百的“完人”吧。后人也都是非常“辩证”的评判他们的功过。在我看来,“功”因行“君子之道”而能成功;“过”也是因“小人之心”而做错。

        所以说“人无完人”,“君子”和“小人”也是我们一念之间的事。

         2、是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还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就要辩证的看待这个事。“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是为了告诫像子贡这样喜欢说大话的人。做事不能夸大其词,说不如做。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是对那些有实际目标的人所说。把目标说出来,也可以有利于别人对你的监督及帮助,让你更能今早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