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孩子和坏掉的大人

父母對孩子的選擇,常會不自覺地釋放出雙重訊息。常見的是,一方面表達支持,在語言上;但在非語言(包括語調與肢體)上,卻極力反對。 也有的家長對孩子口中盡是肯定與讚美,但緊接而來的卻是一連串的建議,要孩子照著做就對了。此刻,孩子的內心是混亂的:「父母究竟是支持我,還是不信任我?」 親子之間長久相處,孩子能不感受到父母並沒有真誠一致地表達觀點嗎?事實上,在與任何心口不一、身心不一致的人相處時,都是令人難受的。而大人們太常使用「包裝在讚美背後的說服」來影響孩子。

父母對子女的期待往往來自成長過程中未被滿足的需求,不知不覺間透過操縱孩子,來撫慰內心的傷痕。因此,做父母的必須體認到,每個人的人生都只能由他自己去照顧;若感到人生有缺憾,也只能由他們自己去彌補。

每個孩子來到這世界上,都是為了超越上一代,並創造更好的生存條件。而超越上一代最好的途徑,就是讓孩子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而非為了照顧父母的期待,而牽絆住自己追求人生的腳步。

從心理層面來看,「消極配合」是一種爭奪主導權的行為。看似配合,卻讓你沒輒,以展現自己在雙方的互動中,握有自身言行的主導權。所以,減少消極配合的最好途徑,就是將主導權直接交還給孩子,讓他知道,無論如何他都有選擇該如何回應的權利。 更深一層的反省在於,身為師長的我們,是否在日常生活中,願意讓孩子擁有充分表達的機會,也尊重孩子所表達的任何想法。我們是否願意停下來傾聽孩子到底在說什麼,並且鼓勵孩子多說一點,而非只停留在評價是非對錯。當有人願意聽,便會感到被重視,孩子將會滔滔不絕地說,同時開始練習用別人能聽懂的方式表達。 對青少年孩子們而言,表達一點都不難,只是要給予他們絕對的尊重。

消極配合,是人際關係中爭奪主導權的表現方式之一。通常,孩子在權力地位上處於弱勢,卻用看似配合,但讓你不知道如何繼續互動的方式,展現出沒能被你控制的一面。於是,不知不覺中,你們之間的互動便由他取得主導的地位了。   孩子很懂得如何趕快與你結束話題。為什麼他們要在對話中取得主導權?因為,他們想趕快結束對話;為什麼想結束對話?因為,他們預期這場對話不會很愉快。當你拿他沒輒時,自然講不下去,就會放過他了。

消極配合的背後,真正的意圖是拒絕接觸。 想一想,在職場上,如果上司從不願傾聽下屬的意見,只是不斷地下命令,或是指責批評,做下屬的當然也只能一個勁兒地點頭,拚命說:「好、好、好,我知道了!」這種情況也難以判斷,下屬到底是真的知道了,還是在敷衍上司? 當你不想與某人有過多互動,又不想撕破臉弄得大家都難堪時,就會很自然地消極配合。大人如此,孩子當然也會如此。

我們不是討人厭的惡上司,卻落得讓孩子不想與我們接觸。因為,每個抗拒行為之前,必存在控制的意圖,這是我們不經意中流露出來讓孩子感受到的。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追求的是雙贏。雙方在充分表達與交換觀點後,取得一致的共識,而非誰是誰非的零和競賽。師長雖有引導孩子成長的責任,但在與孩子溝通時,卻得放下任何想操控或主導局面的意圖。尤其是對青少年時期的大孩子,別預設孩子一定得照著我想的說、照著我想的做。 身為師長的我們,當發現孩子出現消極配合的言行時,得立刻意識到自己是否曾釋放出操控的意圖。

學習不操控孩子。真正的互動,來自心態開放的尊重。

許多被扣上行為偏差,例如消極懶散、態度不佳或不負責任等形容詞的孩子。在深入理解後就會知道,這些「偏差行為」背後都有其功能:有時是孩子為了引起注意(負向關注),有時則是在自我保護,或展示自我價值。 而更多時候,偏差行為只是孩子遇到難以招架的困難時的表象訊號──他們缺乏因應某些情況的能力,或者面對某些事時束手無策。如果我們再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這是孩子釋放出的求救訊息,希望大人能理解並伸出援手。 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說:「問題不是問題,如何因應才是問題。」那些不被大人接受的偏差行為,或許正是孩子用來因應當前困境的方式,也是他們在當下所能想到、或能力所及的唯一選擇。

孩子基於對父母的愛,總是能敏銳地察覺父母的心情,同時滿足父母的需求。有時候,孩子是透過乖巧、順從、懂事,回頭照顧父母內心的缺憾。在此同時,孩子也不斷地犧牲自己的需求,特別是對未來發展的決定權。

當父母本身沒有足夠的成長,或因為某些壓力而退化成「孩子狀態」時,孩子就可能回過頭來成為父母的照顧者。而當孩子逐漸長大,有了與父母不同的主張、卻得不到父母的支持時,只能下意識地犧牲自我主張,以壓抑內心深處可能背叛父母的罪惡感。 當孩子內心強烈渴求獨立自主,又必須繼續照顧父母的需求時,為了平衡兩者,會發展出許多令人費解的莫名症狀,或自我破壞的行為模式。

習慣回頭照顧父母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成為一位能敏銳察覺他人感受、富同理心、懂得主動照顧他人需求的大人。

在任何人際關係中,為了與他人持續保有情感連結,他們也會不自覺地透過照顧他人的需要,來取悅與討好他人,以獲得好評,甚至擁有歸屬感。當進入愛情或婚姻關係中時,也容易成為討好另一半或過度承擔他人責任的伴侶,為親密關係埋下了不安定的種子。

任何人都無法透過一味討好,來獲得本身就缺乏的愛與認同感。這份來自幼年時期的匱乏感與未被滿足的需求,將在為人父母後,無意識地投射到對孩子的期待上,要求孩子回頭照顧自己的需要,並在無意間複製了自己父母的模樣。

父母對孩子的愛,若是帶有過多的焦慮、恐懼或擔心,往往來自於成長過程中的創傷經驗,或者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及一些未能完成的缺憾。這些問題該由大人自己去處理,而非投射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承擔,甚至無意間成了父母的照顧者,而無法將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好。

父母唯有安頓好自己的內心,才能擁有足夠堅實的力量,支持孩子的成長。請用個成人的心態,照顧好自己吧!如此,孩子便能毫無罣礙地充分發展人生,長成自己真正的模樣。

沒有任何人的付出 應該被視為理所當然

人要的不多,只希望付出被看見而已。 或許,我們需要去練習,時時刻刻看見他人的努力,並且隨時表達出來。一句「謝謝」「辛苦了」或同理心,都很有力量。 在家庭互動中,沒有任何人的付出應該被視為理所當然。每個人的努力都有價值,都需要被看見、被肯定。大人首先需要示範對家庭成員表達感謝與肯定,孩子才能學會體貼地觀察他人的任何微小善意,並表達欣賞與感謝。 同時大人也要覺察到,自己是否帶著長年未被看見的委屈來與孩子相處,以致不自覺中要孩子回頭照顧自己的情緒,並向孩子釋放出一種「你們欠我很多」的訊息。 你知道,孩子並沒有欠你什麼。孩子需要的是被教導如何感恩,而不需要為你內在的委屈負責。 大人們,我們長大了,唯有自己,才能給予自己足夠的肯定。請你見證自己的付出、欣賞,並讚美自己的努力,而不再試圖向孩子索討那些你曾失落的情感與關注。

真正影響孩子發展的,往往是信念,而非期待。這就是許多家長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常感覺到事與願違、力不從心的原因。 當家長不斷數落孩子的缺點、說孩子的不是,表面上是為了孩子好,恨鐵不成鋼;但內心所呈現出來的,正是一種「我的孩子不夠好,一無是處,所以才需要我不斷提醒」的信念。於是,從這個信念出發所看到的孩子,永遠是不夠好的。

孩子會驗證父母內隱的信念

孩子呢?孩子自幼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望著父母的眼眸長大,因此,很容易內化父母的信念。這種內隱的信念,儘管沒有明說,孩子卻感覺得到,也就是:「父母對我是失望的」或「父母認為我很糟」。 於是在不知不覺中,孩子會去「驗證」這種信念。 青少年時期,孩子會試著證明自己的能力,但若得不到大人的肯定,長大後,便會開始證明自己的無能。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但相同的是,他們都不斷在尋求照顧者的認同與肯定。這是一種生存策略,唯有透過這種方式來感受愛,才能擁有活下去的安全感。 每個孩子有著天生資質高下的差異,或是氣質、性格上的差異,然而,行為是波動的,一個人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展現讓人搖頭的行為。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擁有怎樣的信念,就會用什麼眼光去看他,同時決定了看到的是孩子的優點或缺點。

我們的心智是個過濾器,依照大腦內建的地圖過濾來自外界的各種訊息。而訊息篩選的依據,就是那些我們認為無庸置疑的信念。 當我們對孩子帶著「我的孩子就是不夠好」的信念時,就會傾向在孩子身上找缺點、翻舊帳,同時放大檢視任何負面的行為,偶爾出現的好表現,也可能被我們有意無意忽略了。   更可怕的是,我們的心智容易根據內在的信念做出偏頗推論,以證明信念的正確性。

當孩子表現出來的正向行為被充分地肯定,就會繼續表現類似的行為;當孩子的努力從未被看見,而一些不被接受的行為卻一再被放大檢視,孩子便會不斷展示無能來提醒大人:別忽略我的存在。 我們很少被提醒去看見孩子身上的優點,因為我們從小到大也是在被指責中長大。你需要刻意練習去欣賞你的孩子、改變你對孩子的信念,如此一來,你將在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樣貌。

從現在開始,有意識地去信任你的孩子吧!

父母雙方各自帶著成長過程中的創傷,或未被滿足的需求,來到新組成的家庭裡。他們在與孩子的互動關係中,投射了自己內心的脆弱與期待,形成了某種功能不佳的互動模式,反覆出現,帶給每個成員困擾,卻也停止不了。 這說明了,許多適當的教養觀念,家長不是不知道,但他們就是做不到。

大部分家長都知道,當孩子長大後就要漸漸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自主。然而,知道是一回事,實際上卻很難做到。 那是因為大人們背負著身上原本就有的痛苦,卻得同時面對教育孩子的壓力。也因此,孩子很容易成為父母一方暫時解決其心理困境的工具。此時,孩子的成長與發展,無意識地被父母給犧牲了。這些孩子被稱為IP(identified patient),成了解決家庭問題、維持家庭運作的犧牲者。

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任何身心症狀的持續,背後也都在維持著某種功能。常見的是:父母關係長期緊張,孩子只好用懂事來照顧父母的情緒;父母一方長期遭到另一方暴力以對,孩子用乖巧聽話來支持父母中弱勢的一方,成為情緒伴侶;手足中有人死亡、殘疾或犯罪脫序,孩子用成熟的表現來安慰父母的悲傷與遺憾……在乖巧、順從、懂事與成熟的背後,都是孩子企圖對父母表達愛與忠誠,或是恐懼和父母間那份愛的連結斷裂消逝。 那些不能表達的想法,往往是與父母想法相左的意見;那些不能表現的情感,常常是父母無力承擔的情緒。凡事都不願見到父母反對,凡事都不希望被父母拒絕,當然不能有主見,也不可能叛逆。

處於叛逆風暴中的孩子,正在向父母宣示自己已經長大,因而出現了失控的情緒。父母要懂得逐漸放手,支持孩子的獨立思考,同時用溫柔與堅定的話語,幫助孩子易失控的言行踩煞車。 如果孩子到了青春期尾巴,仍然唯父母命是從,沒展現出任何對立反抗的言行,可千萬別抱著孩子是來報恩的心態而感動不已。你得好好檢視家庭關係中,究竟是什麼讓孩子失去了表達的機會,沒辦法在心理上真正長大,以致一直扮演著那不被允許叛逆的乖孩子。

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開始與父母爭奪人生大小事的主導權。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自然與必經的歷程,也是作為父母需面對的人生功課。

有些家長誤解了尊重的意涵。尊重並非只是對孩子表現出絕對的信任與支持,就完全放心地讓孩子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親子之間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建立起穩固的情感連結。   

穩固的情感連連結是孩子有能力往前走的力量來源,也是遭遇困頓、挫折時,療傷止痛的最佳良方。表達尊重與支持,卻缺乏情感連結,孩子在獨立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時,會覺得少了一份力量,有時甚至會覺得並未得到父母重視。

所有被保留下來一再重複的行為模式,都是個體在因應外在環境變化或壓力時的生存策略。當人們處在極度痛苦或威脅之中,那些看似負面的行為模式,卻能在某種程度帶給個體強大的保護力量。雖然也可能帶來其他的問題,但行為本身(包括情緒反應在內)總是沒有錯的。

當我們還是孩子時,一邊探索世界,一邊回頭尋找父母的臉。我們渴望父母永遠在我們身旁,當與父母的眼神交會時,我們就感到安心。 長大之後,我們仍然有著一顆玻璃心,渴望身邊有個讓我們安心的人,帶給我們安全感。即使在成為孩子的父母或師長之後,也是如此。

如果,我們不允許孩子充分地表達自己,不讓孩子有被充分理解的機會,忽略了孩子也有被充分尊重的需求時,我們又如何期待他們長大之後,能好好地傾聽別人說話,在對話中展現尊重、友善的一面? 孩子還小時,由於處在權力不對等的位置下,難以充分表達自己,長大後,一旦自覺可以與別人平起平坐,便會迫不及待地一直表達自己想說的,難以靜下心來聽完別人的話。因為,他們學到的大人姿態,就是這個樣子。

不要怪孩子什麼都不對我們說,也不要怪孩子見到我們總是沉默以對。想一想,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當他興致高昂地分享生活瑣事時,我們是否曾認真地傾聽他在說什麼?當他感到委屈對我們訴說時,我們是否曾給他完整陳述的機會? 光是傾聽,就能帶來力量!真正的傾聽,不只是聽見孩子說了什麼,還得表現出專注的神情;除了聽孩子的表達內容,更要去接收孩子的肢體、表情、語調、神色與情感等來自非言語的訊息,才能獲得充分的資訊去理解孩子處境,並做出適切的回應。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得忍住內心想要給出建議或評論的念頭,就只是聽,認真地聽孩子說話就好。 靜下來,好好地、認真地聽完孩子想說的話。讓他們感覺到你重視、願意理解他們,彼此的內心就能連上線,深刻的交流就展開了。在一段關係中,再也沒有什麼比此刻更值得珍惜的了。

心理助人要有成效,便奠基在幾個先決條件上:

(一)助人者與個案之間要存在良好關係: 也就是說,個案能充分信任助人者,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並相信助人者有能力幫助自己。

(二)個案要有主動改變的意願: 個案知道自己正面臨困擾,需要改變現狀,而且也希望脫離困境,讓自己的生活有所不同,如此助人者才有施展助人技巧的空間。而人往往都是在痛苦到極點的時候,才會有求助的意願。

(三)個案要有足夠程度的心理能量: 改變需要蓄積一定的能量,許多人嘴巴說著想改變,卻心有餘而力不足,或者正處在習得無助感之下。如此的話,改變仍然不會發生。

許多家長常為了證明自己是個夠資格的父親或母親,傾全力地為孩子付出,卻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要,以為付出的愛是為了孩子好,卻讓孩子感到自己的人生被操控。於是父母抓得越緊、孩子逃得越遠,到頭來兩敗俱傷。

許多家長會發現,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像變了一個人,自己似乎越來越不認識這個朝夕相處的孩子了。於是,親子間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關係惡劣的,不是每天處在劍拔弩張之中,就是相敬如「冰」。   

其實,青少年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越趨疏遠,是正常的過程。孩子長大了,開始有自己的觀點與思考方式,甚至會用叛逆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而父母帶著長久以來既有的印象與孩子互動,沒想到孩子一夕之間長大了,還來不及調適心情,就已經認不得這張熟悉臉孔的內心世界長的是什麼模樣。

美國人本心理學大師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強調,在助人關係中助人者應有的三個基本態度:

√真誠一致(Congruency)   

√無條件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同理心(Empathy)

這也是催化關係連結的基本核心,適用在所有關係;相反的,若是少了這份連結,即使是枕邊人,也依然陌生。

青少年期的孩子,極度渴望被理解,只要你不帶著批判的態度,孩子會願意對你掏心掏肺的。 另一方面,其實青少年孩子隨時在觀察你。你如何對待他們,他們就如何回報你。當你願意帶著尊重的心與他們互動、肯定他們的價值,他們就會敞開內心世界讓你進入。青少年孩子很敏感、精明,也很單純,他們分得清楚哪些大人是真心誠意,而哪些大人虛偽做作。在他們面前,你騙不了他們,因為他們是如此真誠一致。

許多孩子自幼成長在極度不利身心發展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路上一再遭遇挫敗,身上累積了大大小小的創傷。所有的心理創傷都需要在一段長期、有意義、安全且穩固的人際關係中被療癒。師長為孩子建立起一段有別於過去的溫暖關係,讓孩子體驗到被肯定、被支持與被接納的經驗,這點點滴滴都會化成他們的心理養分。即使看不到立即成效,只要方向是對的,就要持續去做。

我們都有著自尊的需求,需要他人肯定、讚美、喜愛,不想被怨恨、貶抑、詆毀。關係的破裂意味著「我不受歡迎」「我不被喜歡」,或者「我不是個成功的父母」與「我不是個有效能的助人者」。我們擔心面對自己被討厭的可能性,於是用盡全力想討好別人。 於是,我們戴著虛假的面具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用虛假的方式與人互動;我們行著名為對對方好的事,事實上卻是在保護自己脆弱不堪的自尊。

強大的負面情緒會透過各種形式呈現,不論是極度低落或極度高漲,都會吸光他人的能量;與這樣的人長期相處,很難不感到身心俱疲。

讓孩子從關係中復原與成長

心理諮商或治療的療效,常常在於讓孩子在會談中真實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透過足夠穩定的關係與同理心,承接起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到被支持與被接納,並獲得一段有別於其他人際互動的情感經驗。 在這段關係歷程中,孩子會感受到,自己是值得被傾聽、被理解、被肯定與被愛的,因而逐漸修復內在的傷痛。   

關係是療癒的基礎,心理助人工作提供給孩子的,就是一段真誠、穩定與高品質的互動空間,讓孩子在關係中復原與自我成長。因此,助人者表現出真誠與穩定的態度,遠比各種絢爛的技巧來得重要許多。

當助人者面對負向情緒強度極大的孩子時,首要的考驗便是助人者本身的內在狀態是否穩定。我得承認,對強襲而來的情緒感到難以招架時,往往會想逃避面對。然而,不論是在會談中避而不談可能引發孩子強烈情緒的核心議題,或者是草率結束與孩子之間的助人關係,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極大的傷害。 原因是,助人者再度複製了孩子在會談室以外人際關係的互動模式──通常是不具療癒性,甚至帶有傷害性的互動模式;另一方面,也會令孩子感到被遺棄,並強化了他們內心的負面認同。

有時,不是父母師長不用心觀察孩子,而是孩子在生活中無法向父母師長流露出真實情感。 為什麼?也許是從小就不被允許表達,也許是擔心不被理解、不想讓父母擔心、不願意表現出自己糟糕的一面……然而,與父母的互動,往往是造成孩子內心痛苦的主要來源。面對父母有苦不能說、無法說,只能藏在心中,用力地壓抑著,還得表現得若無其事,直到遇到了可以信任、也願意理解自己的人,才將龐大的情緒一股腦兒地宣洩出來。   

因此,當孩子在晤談中流露高強度的負面情緒時,或許也意味著,助人關係已經走到了獲孩子信任的程度。此時,孩子願意對一位陌生的師長表現真實的自己,他知道自己被允許透過強烈的情緒表達心中的痛苦。

我們不允許自己對孩子有情緒,於是我們花了許多力氣在對抗這些真實存在的負面情緒,因而處在自我消耗的狀態中。然而,即使我們對孩子有著負面情感,也無損於他身為一個人的價值,更無損於我們身為助人者的價值。 當你懂得這個道理後,你會開始正視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對孩子或對自己擁有各種情緒,這些情緒是正常的。你會知道如何安頓這些情緒,甚至,進一步運用這些情緒,對孩子產生更深的理解;因為,這些感受正是孩子周遭人們可能擁有的感受。

身體有病痛,我們懂得趕快就醫,但遇到心理困境時,人們常會死撐著,寧可靠自己的力量克服,這是人的韌性。往往要等到撐不住並處於瀕臨崩潰邊緣時,再觀察身邊是否有值得信任的人可以提供協助。 困擾本身來自人際關係。尤其是這些孩子,成長過程中就常處在高風險的情感關係中──緊張衝突、不安全感、一再被拋棄、背叛,以及負面評價。對他們而言,重新信任一個人是如此的困難。即使有人釋放出再多善意,他們也會穿戴起面具與盔甲,顯現出一副毫不在意或不需你擔心的態度。

越深入了解孩子們的成長故事,會發現困頓與痛苦的形成並非偶然,其背後深受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互動經驗的影響。更加細究,則會發現孩子的問題,其實正是家庭問題的縮影,甚至是家長本身或雙親間互動的問題。

大人比孩子更難以自我覺察與改變。大人現在的模樣,是從小到大成長經驗的形塑,有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帶著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包袱,並且逐漸形成了慣性的因應模式──通常是無效的,並且會帶來更多困擾的。長大後,有了孩子,再將內心的傷痛與匱乏,透過各種有問題的教養方式傳遞給下一代。

教師們也曾是受傷的孩子,而今也可能是壞掉的大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累積了大大小小的創傷,未被好好正視與療癒,並隱隱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產生負面影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99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12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35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197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1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83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0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1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2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0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3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83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1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4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67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