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我记事起,书便在我的生活里萌芽。母亲是一名教师,上小学时她便给我和哥哥订了《小朋友》、《故事大王》、《儿童时代》、《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报纸刊物。那时还是80年代初期,父母的工资捉襟见肘。母亲经常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绿色军装上衣,晚上洗了白天穿。但小人书却是堆满了我的小书橱,同龄的小朋友们经常缠着我讲故事。小学四年级时,我在全县青少年读书讲故事比赛中获得第二名。这些美丽的书刊一直陪着我渡过了那个物质匮乏的少年时代。
随着年龄的增长,涉猎书刊的种类不断增加。从《红楼梦》、《三国演义》、到《呐喊》、《彷徨》;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简爱》、《呼啸山庄》。从鲁迅、老舍、巴金到张爱玲、徐志摩、普希金等等。喜欢看的书说也说不完。
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除了看些大部头,还订了《读者》、《青年文摘》和《父母必读》。女儿4岁就能讲上几个故事,她爱听故事,看图画书,什么《365夜》、《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爱听爱讲。
母亲退休后,业余时间爱读书、写字和画画。她订了《老人世界》、《中国书画报》等刊物。还办了一个少儿书画苑,教孩子们学写毛笔字、画国画。还被聘请到老干部活动中心去给老干部们上课教书法。父亲偏爱看一些政治书籍和养生之道有关的。每天来了新报纸《参考消息》,他都要一口气看完,就是到了吃饭时间,他也得看完再吃。如果我哪天忘了取报纸,他就满脸的不高兴。最近又迷上了唱京剧,买了一大堆京剧唱法,每天曲不离口。
父亲也退休后,经常有一些老姐们、哥们来拉他们练什么神功。父母说:我们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神也不信鬼。我在一旁说"正是,世上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救自己"。细细想来,力量和知识来源于哪里,不言而喻是书籍,它总是在最紧要的关头闪亮登场。它们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在我的生命里灿烂的绽放,香气四溢。
每当黑夜来临的时候,翻上几页书,白天赶路的各种烦躁心情,在书的面前,消失殆尽,有的只是恬淡的舒适。每当遇到挫折,心灰意冷时,看上几篇好文章,勇气和信心便会没来由的窜上胸口。每当有了小小的收获,喜不自禁时,触到书的脸颊,它又让我平静如水。告诉我前路还长,继续努力吧!我无法想象在没有书读的日子,会是怎样,我想就像那冬日的菜园子吧荒芜而寂寥,清冷而无趣。
读书让我发现生活,生活又教给我怎样读书。读书不能只拥有超然心境,还应驾驭书本,不做书本的奴隶,不为读书而读书。明代的陈继儒阐述读书的心境:"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他说"读书要耐讹字,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
"由于现代商业的横冲直撞,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世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因此现代的读书人仍然要耐得住古代读书人的那种"讹",就象陈先生所言,登山要耐得住险峻的小路,踏雪要耐得住危险的小桥,闲居要耐得住俗人的打扰。否则书也就读不透彻了。真正的读书心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宁静致远,拿得起放得下,既能走进去,又能走得出。如果这便算是读书的"果",我便默默然欣喜了。
我并不希望生活里全是艳阳高照,也不期待人世间全是庄严美好。只要在口渴时,能有一杯白水喝,在想读书的时候,有清雅的空气让我呼吸,有淡淡的夜香伴我左右。无论是古诗旧词,还是老书新曲,只要随我拈来一读,便全然忘却人世间的爱怨憎会、生老病死。面对鲜活而有灵性的书,就像面对生活和灵魂,我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