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过年是长辈们扎的灯笼,再冷的风也无法吹灭小伙伴们心中发烫的火焰。年三十晚上天刚一擦黑儿,小孩子们便拿上灯笼,呼朋引伴,从两三人会聚到十几人,从这家跑到那家。大人们总是在后面呼喊“慢点!慢点!”可是我们哪能停得下来?我们想把喜庆的烛火尽快地传递到每家每户。灯笼里的蜡烛也被这种热烈感染到,先是摇晃着,最后居然一头撞向了包裹它的外罩,“呼”的一声,灯笼变成一团火焰。听大人们讲,这才叫“红红火火”。不过我们才不管呢,即使手中的灯笼“红火”到只剩下一根“烧火棍儿”,也照样会跟其他的小伙伴们跑下去……
小时候,过年的喜悦是小伙伴们跑出来的。
2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当听到这首童谣,就会想起儿时跟着大人赶集、办年货的情景。集市往往设在大一点儿的乡镇上,人们有的三五成群地走着去,有的会坐在父辈的自行车上,而且往往是后座坐不下就挤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在集市的人潮中,虽然我们举步维艰,但是正好体会一下“随波逐流”的雀跃。
集市上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炮仗市”,它往往设立在相对独立的河道或大坑里,记得那时里面并不是干涸的,不过结了很厚的冰,完全不用担心会掉下去。鞭炮的种类还是蛮多的,“挂鞭”、“雷子”、“钻天猴”“飞天雷”等等,当然最是物美价廉且让人兴奋的莫过于“双响”,我们形象地叫它“二踢脚”。“叮……”,地上一响,震碎了坏人胆;“当……”,天上一响,吓跑了怪兽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那时候,过年的快乐是放鞭炮时响出来的。
3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年就杀大肥猪。”“民以食为天”,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衣食住行中食是放在首位的。
小学学过的文章诗词倒没记得多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个典故,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原以为是孔夫子三个月没吃过肉,那时难免腹诽“老子一年才会吃上一次肉呢!”现在细查,才发现原来是错怪了老人家,“三月不知肉味”是孔子吃了三个月的肉,却不知肉的滋味儿,原因是听音乐着了迷。哎,在那个年代,老人家还真是个“土豪”呢!(罪过罪过,亵渎圣人了,南无阿弥陀佛!)
那时候,上小学的我们才不管“一心只读圣贤书”,过年的幸福是吃上几口油腻猪肉香出来的。
4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铺开,我们不仅能吃的饱穿的暖,而且也不再“三月不知肉味”了。伴着物质生活的提升,农村的文化生活也逐渐充盈起来。其中最首要的表现,就是一大批优秀故事片电影的出现。逢年过节各村委会便会邀请放映队来村放映当年新出品的电影,《小花》、《知音》、《少林寺》、《自古英雄出少年》等等。
还记得“妹妹找哥泪花流”的小花,不能忘记“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的小凤仙,那个唱着“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纯朴善良,而又泼辣的牧羊女还在青青的草地上闻“野果香”,看“山花俏”,随“狗儿跳,羊儿跑”吗?
那时候,过年的欢笑是看完露天电影后唱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