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或者更早的时候流行读张嘉佳的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人是生活在社会群体的高级动物,周围的同学们纷纷念叨着他的那几句“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的清爽的风....”于是我也跟风买了一本来读。确实是很温暖的故事和文字,一篇篇不长不短的故事中,让对文字敏感的人总有一个感动的瞬间。整本书是从他的大学时代、大学毕业后经历的周围人的感情故事娓娓道来,不煽情。后来开始关注张嘉佳这样的“草根”有名气的作家,看豆瓣的人评论说张嘉佳----是一个也有点小才情,写点杂七杂八的文字,小情趣、小趣味、小猥琐都有的人,真是个中肯的评价。
其实,在喜欢他的文字的人群中,我猜专业搞文学的肯定少,但是屌丝或者不起眼的学生、社会人一定会喜欢他讲的那些故事,“名牌大学,是他妈的人上的吗?”、“上了大学,才知道原来还有超过500块的衣服。”这些话击中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心,张嘉佳发明了新的最贴近大众的讲故事的方法,引起共鸣,但是你不爱他的这些玩味带着点“怪道理”的文字吗?毕竟故事的主角们都有点不知名的“怪癖”,故事的主人公一开始,干些莫名其妙的事,谈段莫名其妙的恋爱,暗恋一个莫名其妙的人,他们讲讲脏话、逃逃课,喝喝酒、揍揍人,总之各种千奇百怪,然后,他们为了自己的前女友,为了现女友,为了暗恋十年的人,干出了一系列有创意的傻事。普通的小读者也能从他讲的故事中找到了共鸣感和亲切感---说的就是我的某个邻家朋友。
由远而近,而大到小,张嘉佳慢慢引我们进入的却是一段看似平常却写出无限韵味的爱情故事,越到后面,越凝重,越忧伤。我想这不就是现在年轻人真实的内心?看似颓废的生活,内心却仍然如所有青春一样装满着真挚与浓情。只是,有时我们也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有着最为纯真的心,但是有时又太习惯用厌恶的面孔示人,总是用恶语来掩盖单纯。
而每个人在书中要寻找的不过是自己想要找到的,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张嘉佳文字背后的功底,每一个总是看似并不起眼的故事开端,却总是引起让人神伤的一段情事或者往事。应该说,他真的很会讲故事,所以读着巧妙的峰回路转的故事,也只能赞叹他真的写的不错真的是像他自己说的----是“微博上最会写故事的人”。
如果你真正地走近他张嘉佳,会看到他比许多人更要感性。“水太蓝,所以想念漫出地平线。风都留在树林里,所以叶子喜欢唱歌。阳光打磨鹅软石,所以记忆越来越沉淀...”这样的话语,不会触动你在睡前有点敏感的心?
读完,这本书的故事不是从某一个人的世界路过,而是从所有人的世界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