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放假,公公就来电话说园子里的头茬蔬菜可以出园了,问要不要给我们送点来,考虑到老人难得奔波,趁有假,我们也正好可以回家聚聚。
家乡的空气真的要比城市清新许多,满眼的绿,小径旁随处可见一簇一簇怒放的野花,正绽放着它们那最自然而独特的美丽。恰逢橙花开时,微风中洋溢着一种让人沉醉的甜美芬芳,一间小院,岁月静好的模样,大抵也就如此吧。
公公退休后一心料理着他的菜园子,我们家的菜总是村里最早的一批。这不,别人家大都还是裸露的土地上稀稀拉拉几棵小苗,我们家园子里那一畦一畦翠色欲滴的空心菜、韭菜、苋菜,长势煞是喜人,辣椒、玉米、茄子、黄瓜、豆角等小苗也正茁壮成长,还有待熟的蚕豆与土豆,园子里一派生机盎然。熬过青黄不接的时光,可以想见即将到来的丰收之季。
采摘着这些鲜嫩的蔬菜,突然想起前两天学的一小段古文,出自汪钝庵先生的《两般秋雨庵随笔》。
“橘柚秋黄,杨梅夏紫。此与千里莼丝,未下盐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同一风致。”
汪老先生评论说:什么东西最好吃?秋天黄澄澄的橘柚和夏天紫莹莹的杨梅是味道最美的,与此同样好滋味的,还有产自千里湖没放咸盐和豆豉的莼菜丝、初春时节的新韭菜以及深秋时候的大白菜。
古人觉得东西最好吃,一是吃当季。秋天的橘柚,夏天的杨梅,春天的韭菜,深秋的白菜,是最味美的;二是吃当地。有些东西总是在特定的地方最好,因为土壤、气候、风土、栽培条件不一样,东西的口感也会不一样,就如同菜场、超市的菜品看上去再新鲜丰富,也远没有自家种的蔬菜这般鲜甜;三是吃原味。不放盐还好吃的莼菜丝,可见其鲜,初春的韭菜,因从泥土中刚冒头一茬,可见其嫩,霜打过的大白菜,储存了更多糖分,可见其甜。
想着这些,内心特别感动,我们何其幸运,有父母在,就是人生最大的圆满与幸福。看着他们终日劳作,为我们换来的当季这最新鲜的家乡味,长存我们心间的,远远不止是品尝鲜美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