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国的随笔(๑`・ᴗ・´๑)有点意思…
刘克亚的咸鱼
有一天,秋风来找我玩,坐在那儿东张西望,一会儿不是玩手机,就是站起来望望窗外。
他似乎有什么心事。
我也懒得搭理他,毕竟年轻人肚里憋不住话。
果然,过了一会儿,他就忍不住对我说:“老大,世界上到底有没有自动赚钱机器,如果有的话,我想在老刘那儿买几台试试?”
我知道最近秋风做项目不太顺利,心里有点儿憋屈,想在刘大师那儿烧点儿钱碰碰运气,现在他是征求我的意见。
我的意见就是:“你也不小了,自己的事儿,自己看着办吧。”
他有点儿失望,看他不开心,我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户人家很穷,有天父亲出门在集市上买了两条咸鱼,回来后悬挂在厨房的悬梁上,从此每天全家吃饭时便只有饭没有菜,大家每吃一口饭,便抬头看一眼咸鱼,就当是自己吃了一口鱼。这一天吃饭时,小儿子吃了一口饭,实在是咽不下去了,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咸鱼。父亲大怒,拍桌子大骂:“小王八蛋,也不怕咸死。”
秋风听到最后一句哈哈大笑,像是吃了喜鹊屎,而我则面无表情,傻乎乎地看着他,他干笑了一会儿就沉默了。
他知道,我这个人向来不安好心,哪怕给人讲故事,也有点儿营销色彩。
看秋风脸色有点儿阳痿,我就又给他讲个故事。
有个小偷半夜去一户人家偷东西,恰巧主人醒来如厕,见到贼也没声张,贼径直行至米缸处,脱下外衣铺在地上,然后从缸中取米,主人紧跟其后,悄悄地把他衣服抽走了,那贼捧了数把米后想溜,只是在地上摸索了很久,依然没找到自己的衣服,于是大声呼喊:“有小偷!”主人答曰:“没小偷。”小偷大怒曰:“没小偷,大爷的衣服到哪儿去了?”
秋风听完了我的两个小故事后,依然是一脸的疑惑,我多少对他有点儿失望。
故事里的咸鱼,其实就是刘克亚,他的理论看起来很完美,只是永远都无法落地。
没办法,他的理论就是挂在墙壁上的咸鱼,在小白吃不下饭时,多看几眼刘大师的咸鱼就行了。
有天,大家有钱了,真买下了那条咸鱼,也许鱼就不是鱼了。
是饵,只有真正吃饵的人才算是鱼。
是跟刘大师学钓鱼,还是在他哪儿买点儿鱼饵?
观望了那么多年,我也不知道,老刘到底有没有赚钱机器。
每天看他不辞辛苦地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也许他还未疲惫,很多小白就累了。
刘大师的赚钱理念不是轻松赚钱,潇洒生活吗?
是不是那套理论,也是挂在墙上的咸鱼?
刘大师不是超高价营销吗?为什么总乐此不倦地参加阿猫阿狗之类的聚会呢?
正常的风景应该是有企业家的地方就有刘大师,有刘大师的地方就有企业家?
现在呢?
有小白的地方,就有刘大师;有刘大师的地方,就有小白。
有时候,我也一直很疑惑:“既然老刘有那么多赚钱机器,为什么懂懂,王通没买几台玩玩,是不是价格太贵了?”
我说的贼,其实就是懂懂,他说搞培训的都是忽悠。
为什么在他的日志中,刘克亚,王通,牛哥,蝉禅不是忽悠。
既然他们不是忽悠,那么谁又是忽悠呢?
是贼喊捉贼,还是天下原本无贼,我和秋风都疑惑了。
窗外起风了,小区满是橘黄色的落叶。
我有点儿想家了。
最后插几句话吧,很多人学习很多营销,拜过很多山头,很多大师高手,参加面授…很多的时候都一直没有办法落地,没有办法帮助到自己的企业自己的生意,那么难道那么多的大咖真的全部是骗子…混饭吃的吗?…其实也不尽然,很多时候同样的老师教出来的为什么是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成绩和不一样的人生呢?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很好的反思,为什么差距就那么大呢?一样的人,一样的环境,家庭,最后的结果居然总是相差那么大,其实归根结底去追寻就能够明白,很多时候最重要的无非就是每个人的思维的不同,思维和格局,眼界和见地,真实的反映了一个人最后的成绩,所以很多时候为什么走很多的老板宁愿亏十万,几十万亏本,企业公司垮掉但是却一直执著的不愿意改变反省,是什么让他们那么固执,不愿意改变呢,很明显的也是因为个人的思维和格局,眼界.见地不能够很好的拓展,这可以说是当前很多企业最终迷失黯然消失于世界舞台的原因吧!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布局,但是布局又牵涉到多种层次,所以就需要我们去学习和领悟一些优秀先进的思维模式,就像杰夫沃克的产品发售技术一样,必须学会布局!做商务顶层设计才能最终利于不败的地步!
现在是23:20分,希望我的营销挚友们有所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