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魏莹莹
时间:2019.8.8
一、读书摘要
高情商决定你的社交价值,让别人心甘情愿追随你。增加自身价值,确定三点定位,改变说话方式,煅练硬本领以及“红人”品牌管理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值钱,用线绳的觉悟换取珍珠的身价。记得和圈外人交朋友,但要守住边界感,抛弃无用社交,不断精进迭代自己。
二、金句
1.只要是手心朝上向别人索取,不管怎么伪装你都优雅不起来。只有把单向的索取变成双向受益的共赢,这件事才能更加体面。
2.作为高情商的奋斗者,当现实和你的回馈跟你的努力严重不匹配甚至完全是在背道而驰的时候,比起坚持,你更应该做的是把事情重新捋一遍。
3.时刻记得,奋斗的脚步不停,你的故事就没有结束。
4.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别人记住你的专业以及你专业的态度,比记住你这个人有价值多了。
5.控制自己渴求别人注意的欲望,要懂得节制。
6.用线绳的觉悟来换取珍珠的身价。
7.绳律,付出是一种心态,利他是一个角度,能助人是一种能力,三根支柱缺一不可。
8.没有不能拒绝的事,只有不懂拒绝的人。
9.真的高情商就是明目张胆的“恭维”别人。
10.干货能告诉你的只是方法论而不可能是方法本身,能解决你问题的方法只能通过你从方法论当中举一反三悟出来。
三、思考题
Q1.请问你怎么理解《从受欢迎到被需要:高情商决定你的社交价值》?请简述此书与之前(《精力管理手册》《加速:从拖延到高效》《人生效率手册》等)的区别?
读完《从受欢迎到被需要:高情商决定你的社交价值》我认为做一个圈子的受欢迎者容易,但做一个圈子甚至N个圈子的又受欢迎又被需要的人物很难。那么提高情商就是打开这一个圈子和链接N个圈子的“敲门砖”。高情商不只意味着会说话,更是意味着通过情商能把事情办成并且办漂亮。当你的情商得到提高的时候,你的思维,你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会得到精进迭代,那么你想成为谁就努力靠近他接近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线绳的觉悟来换取珍珠的身价。
这四本书都是干货满满的,每次看完都会斗志满满,但当真正认真思考有什么区别的时候,我认为后三本书更多的是在改变自身,让自身不断精进。那《从受欢迎到被需要;高情商决定你的社交价值》更多的是利他思维,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如何做到共赢状态。不再是一个人的状态而是1VS“N”的状态。
Q2用“三点定位法”为自己描绘“社交自画像”,说明“我是谁,我需要什么,我能提供什么”?进行自我评估,描述自己的缺点并将如何改进;
我是一名大三播音主持学生并且是一名兼职少儿语言老师,教龄一年半,喜欢游泳、喜欢和孩子打交道,我能提供“如何做好演讲”“如何让孩子敢说会说不怯场”等方面的课程指导。想要链接到张萌萌姐和主持界的“大咖”我希望能在未来道路上能得到更多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1)情绪不懂得发泄,习惯忍。小事不生气,情绪极端化的时候会哭,会堵心口。以后小气的时候花个小钱满足欲望,大气的时候通过游泳,大吼的方式发泄或和当事人沟通聊天消除情绪。当然和“讨厌”的当事人沟通聊天是需要一个更高的情商境界。
(2)对未来没有具体规划,只是有个大方向。行动力差,做事情拖延。就连《赢·效率手册》写的也是断断续续的,以后会临睡前写好第二天计划。近期完成对自己人生蓝图的规划并且比对9月13、14、15号上完萌姐线下课《财富高效能》之后做的一个规划,看两者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并且分析萌姐在分析人生蓝图的一个思维以及她为什么会这么想?
(3)抗拒不了诱惑,抵御不了惰性。像吃多会长胖,看手机会上瘾,熬夜皮肤会变差,贪睡会耽误事,这些肤浅的道理都懂,但还是做不到。要抗拒诱惑,抵御惰性。把诱惑直接剔除。制定硬性规矩例如手机设置自动关机,通过朋友来监督贪睡情况并有“肉疼”的处发生措施等等。
Q3:有人说;“高情商就是会说话。”请问你认同这句话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我不认同“高情商就是会说话”,因为“会说话的不一定是高情商,而高情商的人一定会说话”。当高情商只会说话时,那他就变成一个叽叽喳喳的乌鸦,有些“聒噪”,有些“讨厌”,而高情商的人讲话是时,就会变成一个唱歌好听的“黄鹂鸟”不仅歌唱的让人舒服,而且知道你最想听什么歌。而高情商的人不讲话时,他所产生的磁场也能吸引到他想吸引的人。
我所理解的高情商是高效运用你的情商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变现。我原来以为高情商就是情商高,当写到上一句话是发现并不是。情商高或许是你“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而高情商是高效运用你的情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为你的目标保驾护航,并有变现的可能。
Q4:请描述你的价值观,也是你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我支持敢比会重要,反对畏首畏尾
我支持奋斗上进,反对安于现状
我支持说干就干,反对拖延低效
我支持脚踏实地,反对“弄虚作假”
Q5:作为新进奋斗者,请举例说说你对利他思维的理解。
利他思维就是做人做事利于他人。拿我个人来举例,我是名大三学生,是班委也是学生会干部,是一名兼职少儿口才老师,已有一年代课经验。所以我有很多身份,当我是学生时,好好学习并且可以参加比赛拿奖,时不时可以帮助老师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是“无差别资源互换”。当身份是班委、学生会干部时利益是以班级同学以及整个院系为准。所以尽心尽力为班级为院系做好事时,就算是一种利他思维。当我是名口才老师时,我有“上司、家长、学生”需要应对。面对上司时我需要关心他所关心的,凡事提前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面对家长时,帮助孩子越来越好,解决关于孩子的一些问题,就是利家长。面对孩子时,需要做的时让他上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收获,并且是可看见的收获。当然以上的身份是可以变通的。
利他思维不仅是利他也是利己,所以常用利他思维为自己开出一条道路来吧!
一、启发与收获
新知:
1.情商是可以变现的,所以我们需要从一个受欢迎的人变成一个被需要的人。
2.小白并非无路可走没有价值,可以与他人进行无差别资源互换。
3.人脉并非你认识多少人,而是你掌握了多少资源和能力。
4.利他思维不仅利他也利己。
旧知:
1.认知中的高情商是会说话会办事。
2.小白只能“吃苦受累吃力不讨好”。
3.人脉是自己认识多少人,却忽略对方认不认识自己,或高估自己在对方心里的价值
TO DO:
1.习惯运用利他思维
2.锻炼自己的硬本领,提高自己的“价值锚点”
3.打造个人IP,讲一个配得起自己的品牌故事
4.利用三点定位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
5.用输出倒逼出输入,完成每次读书的总结。
6.丢弃无用社交,社交分三类,一类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二类是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三类是无用的,完全可以丢弃第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