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考试周,不少同学见到我都会笑着说:“老师手下留情啊!”或者直接写邮件来用各种理由求分数:保研啊出国啊奖学金啊各种奖励是最多的。通常情况下我都是一笑而过。老实说,分数对老师来讲都是浮云,但分数给得太过廉价,以后同学们上课也就随意随意了。回想我本科的时候,最认真复习的都是那些传闻是“杀手老师”的课程(尽管后来都证明了是传闻),所以我深信只有认真付出的才能得到合理回报。事实上改完试卷我也发现,卷面成绩高的,都是上课坐前三排认真听课认真互动而且作业用心去做了的同学,所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来都没有天下掉的馅饼可以随便捡的。
我之所以有感而发,是因为上一篇关于看房的文章推送后,一位好朋友就我开玩笑的一句话“这些旧房子也能住到两个孩子初中毕业,到时我们再把这个房子拿来做托管”有感而发,留言给我说她儿子小学的时候她也做了三年的托管,这真是让我万分意外,因为她是个美女老师(学生在课程留言说一开始还以为她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实则儿子都已经读初一了),在朋友圈我看到她经常post和家人去旅游吃饭以及她儿子羽毛球比赛的优异成绩,所以我完全无法想象她的生活中还有做托管的那一面。在那一刻我突然就想到了题目的那句话,“在别人幸福的背后,有你看不到的辛劳付出和不懈努力。”
我们往往会有些恃才自傲的自信,也比较容易将他人的成功与自己的不如意简化为命运或者怀才不遇。中国古语有曰“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可见将成功因素归结在某些不可知的事物上是有传统的。在这样的心态下,很容易把一些本来可以通过努力做成的事情,却用种种外在因素作为借口为自己开脱,或安于现状,或埋怨现实,属于不愿抬头看星空、宁可埋头睡沙堆的舒适主义者,最后往往也容易被冠以“失败者”的头衔。
今年是我硕士毕业10周年纪念,晚上群里晒出了当年我们的照片,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突然想起照片上搭着我的肩膀、来自东北的涛哥的故事。涛哥本科读的是东北的一所普通师范,毕业后到了一个中学教历史,每天课不多,下课后就是去打乒乓球和回家吃饭。过了两年他觉得不能在这样耽误下去,于是报考了中山大学的近现代史硕士,考上后从寒冷的东北来到湿热的广东,带有明显东北人身材的他实在觉得这大肚腩“咋整啊”,因此他决定每天下午到运动场去跑一万米。我陪着他跑了一个礼拜就放弃了,可他还是执着地一圈一圈慢慢地跑,从不停歇(这让我想起了罗永浩减肥的故事)。三个月后,每个人见到涛哥第一句都是“哇,你怎么瘦了那么多”——整整甩了三十斤肉啊!即使如此,他依然坚持每天下午继续跑,一直跑到硕士毕业。
另外一个事情,是他来广东后学广东话和德语。为了听懂广东人民的方言,他坚持每晚看翡翠台的电视剧,从八点看到十点,一边看一边跟着念台词,时不时还问我这个坐在他旁边的广东土著“昱弟,这念得对不对啊?”过了段时间他又迷上德语,于是乎天天在电脑上跟着念德语对话。那些年跟着涛哥我还是学了两句德语出去显摆的,可惜现在全忘光了。
这都是小事,小到有时你觉得根本没啥值得提的。可涛哥就是凭着这样一股精神,硕士毕业后先是到了铁老大的报社当记者,接着两年后考上了上海的公务员,然后又从一个清水衙门调到一个机要部门,娶妻生子,买房买车,从原先一个普通中学的历史老师到上海的重要公务员,完成了人生的精彩逆袭。也许很多人看到的都是他成功的一面,但我却看到了他背后的付出和坚持,所以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功,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
道理很简单,可是即使你明白了许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关键就在于愿不愿意去做。我常常和同学们说,不要觉得大学就是自由无拘无束的。所谓大学的“自由”,在于你在知识探索的领域里无所限制,但不代表你的行为可以随心所欲,挑战社会一般的共识底线。某些细节没有养成习惯,将来会直接影响你的某些重要转折点:例如写邮件没有称呼落款,也许你未来申请出国就不懂得这种必须的礼貌细节;例如你上课随意聊天拍拖,或许将来开会领导就会觉得你不懂规矩;例如你只重视专业课而觉得某些人文课程无关紧要,毕业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是欠缺不全的;例如你写个课程论文都只会用百度复制粘贴,未来需要写个调研报告可能领导会直接指出毫无新意全是抄袭……我一直相信,今天的果都是之前种下的因,正如一本畅销书的书名那样,《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
之所以有感而发,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我的恩师曾经批评我“小资情调,不堪吃苦”,当时还颇有不服,今日看来恩师的确一语中的。人总是在磕磕碰碰中不断反省和总结才能走好这一生,而作为一个年岁渐长的老师来说,总是希望年轻的同学们可以少走一点弯路,哪怕只是有所触动,我想码的这么多字也就物有所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