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 是盼,是暖,是团圆

儿时的年味|是盼,是暖,是团圆

看到这个题目,心中百味杂陈,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童年那个回忆中的时间的荒原。

我的童年生活并不是多姿多彩,欢乐无忧,而是家境贫寒,父母不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过多的磨难让我心理早熟,过早地体验并理解了生之艰难,很早就明白了陶渊明笔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并不是只有诗意,还有温饱难以为继的苦闷与忧愁。

记事应该始于90年代初期,对此前没有连续的记忆。那是个衣食堪忧,物质匮乏的年代,但那时的人单纯,善良,离传统更近,因此年节就显得更加隆重,更加珍贵,更加幸福,更有文化气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儿时的年味儿,是盼。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盼年节。不仅因为过年可以有好吃的,好穿的,更因为年前有期末考试。儿时的我因先天不足(七个月多早产儿),后天匮乏,导致身量瘦小,喜静不喜动,有些不合群,所以同学们也不大和我玩,小伙伴也比较少,唯一的优越感就是无论考多少科,每个学期都能考第一,因为我就爱读书,把学校发的一切有字的材料全部背得烂熟于心。期末的奖状是我最大的成就感,也是我童年最切实的幸福。

盼考试证明自己的能力,盼奖状换来父母的笑脸,换来家庭一时的和平,盼得到父母亲热的疼爱,比如亲吻,拥抱,暖暖软软的夸赞之语,可是我只能在书上看到,从来没有在父母这里得到实践性体验。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旧事想抖落一下:有一次年前,大概八九岁的时候吧,期末考试发完成绩回来,我非常开心连跑带颠地在雪地里往家赶,在离家门口四五十米远的位置,被一根枯树枝绊倒了,其实也没有被摔得很疼,完全可以自己爬起来,但看到父母在不远处的前面劈柴,就想让他们关注我一下,把我扶起来,问一句碰到了没有,于是就趴在那里干嚎不起来。父亲开始不理我,后来开始大声呵斥,见我仍没反应,还在哭,就气急了,并步过来二话不说把我拎起,厚厚的棉裤拽下来,“啪啪啪”在我光光的屁股上抽了六七巴掌,撕心裂肺的哭,并不是因为身上的疼,更因心中的冷。

儿时的年味儿,是暖。

当时不能理解父母对孩子的冷漠,后来才知道那时生活的艰难不是一个孩子所能完全理解的,但是在爷爷奶奶那里,我却感受到了年的温暖。外面大雪封门,屋内却有碳火的温暖,和烤红薯,烤花生,烤馍片的鲜香令人回味无穷,全都是纯天然自制的。家乡的习俗,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我们的小年总是忘不了煎火烧的香味儿,豆腐汤的温暖,火烧是早早地发好面,然后揉成面团,擀开,放上香油和盐腌制过的葱碎,卷起,再像做馒头那样切成面剂子,再用手拍平,类似一个厚厚的饼,然后在平底锅煎成金黄花,最后上锅蒸。豆腐汤寓意满满的都是福,从这天开始,每顿饭前都要象征性地弄一些饭菜汤汁来“浇点”,方言是这么说,意思大概就是家里掌柜的(一般壮年男性,家里顶梁柱)把汤汁从灶屋到正堂依次洒一些在地上,来祭祀灶王爷和家里故去的祖宗,然后在院子燃放鞭炮,这些仪式完了之后,等长辈动了筷子以后,小孩子才能急不可待地开始吃饭。

之后,二十四,全家大扫除,二十五,发面,过油(炸一些荤素食品,比如鱼,肉,土豆,红薯,萝卜丸子等,方便年后接待客人),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煮大锅肉,暖暖的扑腾扑腾地冒着泡泡和热气,香味四溢,最香的肉总是在这回忆里。二十八(九),写春联,贴年画,除夕包饺子,守岁。写春联是作为高中生的父亲一项骄傲,在印刷春联没有普及之前,父亲几乎包揽了整个村子写春联的任务,而且还是义务的,看着邻居叔叔伯伯们抱着大红纸来我家写春联,我脸上写满了骄傲和自豪,父亲写的是端正的楷书,也因此影响了我,后来我也把字练的很周正,也帮着他写,喜欢上了毛笔字。正月初一的早上,抢早起,放鞭炮,换穿新衣,给小孩子压岁钱(一般在头一天晚上长辈偷偷在孩子睡着后放衣服口袋里),煮饺子,给家中所有的牲口畜禽吃一顿人吃的饭食,还要念道“打一千,骂一万,初一五更吃顿饭”,据说这个习俗是农耕时代为了感谢耕牛对家庭的巨大贡献,而其他禽畜则是沾了牛的光,我想这种朴素的习俗也是中国老百姓对自然生命的一种尊重和信仰吧。

儿时的年味儿,是团圆。

过年全家在一起最幸福的时刻,便是围坐火炉旁边一起包饺子,那个场景历历在目,调馅,和面,擀皮,劈柴,生火,一人负责一项工序,全家人一起忙活着,热火朝天,虽然很累,但很快乐。

初一早上吃完饭,无论你是什么姓,全村的男女老少都齐上阵互相拜年,这是我们这个小村庄一直延续下来的一项非常隆重的过年习俗,至今依然如此。虽然出去的人多了,但只要回家,初一一定要到每家尤其是有辈分和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家去串串门,拜年问好,讨得新一年的好兆头。初一的上午是不能干活的,且不能开柜子箱子粮仓和抽屉等等一切有盖的封闭起来的空间,以免把新年的好运给放跑了,所有的用物都提前准备好,到过了十二点吃完午饭才能破除禁忌。

初一完了,初二开始走亲戚,这也是有规定的,而且我小时候那会儿是严格遵循,初二去舅舅家,初三去娘家,初四去姑家,初五去姨家……最开心的是给压岁钱,还有能去姥姥家,姥姥总会把很多好吃的留着给我们,甚至是八月十五的月饼留到春节。


一个小时了,就絮叨这么多吧,总之,年味儿总是儿时的浓。现在的淡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年还是要过,时代发展太快,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优势与局限,我们无法原样复制,也不需要,但年味儿也应该融入一些新时代的新内涵,这是自然的新旧轮替,应该坦然接受,而不是唏嘘喟叹今不如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该怎么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留传给下一代,让他们知道自己之为中国人的文化特质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探讨。



感谢“简书活动精选”几次三番地提醒我,有篇稿要写一写了,“儿时的年味”后天就要截稿了,为免忘记而错过,今天就加个班吧,不再拖延到最后一刻了。


#羽西\times 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711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79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194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89评论 1 28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97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06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33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19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54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846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1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94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322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2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57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63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95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