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抱佛脚的情况,时常发生在我身上。偏偏我又是一个很作的人,越有挑战的事,越能激发我的兴趣。只要是找上门的机会,必然不能白白错过。
今年5月的心理咨询师考试又要到了,很多人来问我是否很简单?
关于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拿捏尺度回答。
首先,我不清楚网上的通过率数据如何得来,但就我当时同考那一届来说,通过率并不高。二级资格证考试主要分成3部分:基础、技能实操、论文(广东地区针对这部分还增加个答辩环节。)
只要其中一门不通过,便无法拿到资格证,而往往绝大部分人都卡在技能实操的环节,甚至有人基础部分得分很高,技能实操却分数低得可怜,我稍后会解答为什么。
其次,根据复习课上老师的提醒,二级咨询师的考题,哪怕是当下正在从业的专家去考,也顶多是80分上下。
所以啊,真的没有传说中那么容易,也建议各位想考的朋友,放下自己的完美主义,把握重点,分配好复习的精力吧。
基于,最近身边很多朋友想去考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就以这个考试为例,分享一下自己在面对时间紧迫的考验时,是如何准备的?也希望这个思路可以对大家在工作中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有所帮助,毕竟考验就是机会。
揣测出题人动机
这一点很重要,知己知彼,才能有效设计接下来的行动方向。
毕竟,二级心理咨询师是属于技能资格证,所以必然以解决的问题为目标。虽然,现实证明拿了资格证的人也未必懂咨询,但我相信,当初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设立这个考试,初衷还是希望能筛选出有该技能的人才。
因此,心理诊断肯定是关键。你可以想想,如果一个医生连病都看错,后面的药开得再好也是百搭。
而要准确诊断,必然得对人一生的正常发展规律了如指掌,课本第四章:变态心理学,讲的正是这个内容。
也就是说,复习的重点落脚到变态心理学和诊断的部分。随后,老师的复习讲解中,也验证了我的揣测。
我鼓励大家可以报名一些考前辅导班,虽然当时我也因为种种原因,课程没上完,但是最后两节的总复习课,大家务必要去。
因为整个辅导班80%的内容,都浓缩在20%的课程里,助你事半功倍。
理清思路,跟重点死磕
话说,我当时意识到考试真的将近时,已经仅剩一周的时间了。全部复习完,是不可能了。
于是,我就直接翻到变态心理学,一页页认真阅读,并且把一些难懂的专业词汇通过百度等各种方式理解+拆解其意思。
同时,在脑子里形成不同阶段的成长情景,再结合后面的诊断标准,列举出各种可能发生的症状和应对方法。
经过这个过程,相信你会对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至于其他部分,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瞅瞅,但是测量部分就不必看了。太复杂,毕竟这个考试是针对医院的心理医生。对于一般的咨询师,几乎派不上用场,至少在我从业的5年里,从来没用过。
市场上也有很多贴合大众的测量评估工具选择。
迁移理论,落实应用
之前谈到,很多人会挂在实操技能部分。因为基础部分可以靠死记硬背,论文如果参加培训班老师都会给予指导。
但唯独实操技能无法替代,毕竟从知道到真正的做到是有距离的。而且很多人不知道,在实操技能测试的11个案例中,只要诊断错误,无论后面的原理回答得再详细,也不会得分。
我强烈建议大家在考试之前,做大量的实践和积累。
我庆幸的是参加考试时,我已经在心理咨询的行业混了两年。所以论文里的个案实操,是我本人实实在在经历过的,即便答辩时怎么问,也不会慌。
但对于很多去考试的小伙伴,未必经历过完整的个案咨询。故此,真心给想考心理咨询师或者想把这门技能做为应用的朋友们,提出五个建议:
1.多读成功人士的故事,应用课本的原理分析他们的信念系统。
2.多留意社会现象,分析成因。
3.多阅读心理学相关的书,而不是仅限于课本。(相信这点很多人能做到)
4.多看跨界书籍,比如写作、管理等,你会发现当中很多的隐形逻辑与个人心路成长密切相关。
5.多和人沟通,练习倾听。
关于最后一点,我有个小小心得,可以多加陌生人进行练习。在微信还未诞生的年代,我就是用QQ加群的方式去搭讪陌生人,锻炼自己的沟通和倾听。
为何要陌生人?
因为你对TA并不了解,主观判断的影响因素较少,更需要你全然地放下自己去倾听对方的诉说,而且通过有效的提问去了解可以有效解决问题的信息。这跟心理咨询的原则非常相似。
通过每一次的聊天,我们可以回头总结一下本次聊天的效果,以及觉察自己在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其实,很多的日常实践,就在生活的待人处事中。毕竟,真正到达书记描述病状的还是少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所谓的“临时抱佛脚”,只不过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调动和激活大脑里原有的储备,并进行迁移。
如对待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我们就把聊天时用的思路转化成专业术语,构建出一次咨询的实践经历。
再如,前几天我做的12星座职场发展讲座。看似我在讲座前才开始翻书查资料,实际上,我在看书前已经在脑海里组织好讲座大纲。
包括了解到场的是什么人?她们会关心什么?哪些点对她们比较实用?讲座才30分钟,剩下的是互动,我必须快速地对内容进行筛选和提炼。
所以,看书仅仅是一个让我更有目的地启发我找到更准确描述的词语而已。
也许,现在的考试大纲会有所变化,大家还是以当下考评要求为准。但无论考试怎么变,实践永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另外,如果没打算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盆友们,就不建议去打酱油了。说实在,报名费、培训费加起来不便宜。
如果只是想通过学习心理学做为自我成长,还不如把钱投资到一些与自己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应用课程,或者买些通俗易懂的书籍,可能帮助会更大。
看来,“临时抱佛脚”也仅限于相对比较熟悉有把握的领域,也就是可以快速把日常积累的知识迁移,或者转化成其他语言的项目。
趁着时间尚早,大家不妨试试用这个思路,为自己定制一个相对轻松的复习计划吧!预祝大家考试顺利通过,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