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原因。
一是国家卫键委、国家慢病中心将案例撰写列入了慢性病防控示范区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中国慢性病防治最佳实践核心案例》,共收集了15个案例。一本是《中国慢性病防治最佳实践特色案例》,共有30篇文章。还即将出版第三本《慢病防控示范区案例汇编》。
二是案例撰写在七大类62项指标中是权重最大的指标,占15分。任何一个指标也没有这个指标的分值高。
三是从2017年开始,国家先后多次举办国家级培训班,培训关于案例撰写的内容。据顾学琪教授讲,从去年开始,国家慢病示范区验收和复审把有没有案例,案例写的好不好放在重要位置,重要的地位。有案例反映了你这个地区在慢病示范区创建这块儿真真正正做了一些事情,真真正正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我市的海拉尔区、牙克石市明年即将面临着国家级慢病示范区的复审。我想要顺利通过复审,是一定要拿出一两个案例的。
何为案例?
首先我来举个例子。
这个例子是顾学琪教授第一次撰写的案例。顾教授在90年代的时候去澳大利亚西悉尼工作三个月,教授居住的社区环境非常优美,社区中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小湖,小湖边有一条环湖小路,也不宽,也就1米多宽。当地把这条小路改造成了居民锻炼的健康步道。那么大家想想,建成这个健康步道,单靠卫生一家是不能实现的。合作方为,一是要有城建部门改建;二是要有社区配合协调,安民告示;三是要有卫生部门技术核定;安置标识;提供服务;四是要有体育部门测量与计算;五是要有媒体进行社会动员。一个月的时间,建成了一条 1715 步1200米长的健康步道。对于这条健康步道,当地分别在建成前和建成后进行了快速评估。方法就是安排2个人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在步道旁观察1小时,记录每天这个时间段锻炼的人数,以评估这条健康步道的效果、作用。通过快速评估,表明这条步道的效果是:休闲+锻炼,锻炼人数剧增,形成社区新的生活方式内容,人际氛围扩大与改善,居民体能素质不断提高。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部门协作是基础,是保障。也充分显示了健康步道的功效。顾教授把这个案例在上海发表,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目前上海从90年代开始截止目前已建成1500多条健康步道。
下面我们引出案例的概念。
“案例”一词最早出现在医学界和法学界,原义是“事件”, 引申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推广价值的事件”由此可见,“案例”的实质是一个故事,是一个不仅包涵着一定程序,也包涵着一定原理,以引发人们不断地思考和举一反三的“故事”。“案例”的“案”是“案件”既整个事情,应含该事情所有的过程,前----中----后,即原因、过程、结果。“案例”的“例”是“例子”可举一反三与可推广的,作为一个“例子”,要有这样几个要素:一是关键理念,二是技术流程,三是主要环节,四是具体成效,五是可持续要素。
希望与大家共勉,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