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写作这么多天,码字实践这么多天,现在是时候做个小总结,整理一下思路。
顺便把自己日常用的小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要想功夫好,先来扎马步;要想写作好,先来抄词汇。
抄词语这个方法,是从写作课,学来的。
因为所有的句子都是从词汇开始,词汇是句子的最少单位,正如房子的砖,要想自己的文章能拔地而起,词汇这块小砖,才是根本。
荀子提出的“能积微者速成”就是这个道理。
我自己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但我觉得如果方法是好的,科学的,就应该“拿来主义”。
有时候,笨方法可能是最好的方法。
现在每天,我都会定20分钟来翻词典,一页一页的翻。
在翻阅的过程中,看到不懂的、没见过、特别好的词汇,我就会用本子记录下来,最经常抄的是四字词语为主。
一开始抄的时候,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但一连抄了十几天,你会感受到文字词语的凝练。
原来一个事情,还可以这样的一个词来形容。
白日苍狗、背城借一、笔耕不辍、鞭辟入里、车轱辘话。。。
每天的抄写积累,会让你感受不一样的文字世界。
正如数学中,讲究一个点线面体。
其实写作又何尝不是呢,词语是点、句子是线、段落是面、文章是体。
所以我觉得词语这个基本功是不能放下的。
韩寒不是说过自己的积累经历吗?
没有事干的时候,就翻翻词典,最后把词典都翻烂。
如果能把词典翻烂,词汇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了。
每天摘抄句子,感受大家的思想和套路,原来句子还可以这么写的。
记得自己小时候写文章,总会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通篇下来,一个句号配全篇的逗号,而且句子又长又臭。
实际句子的书写是有韵律、有节奏的,正如歌曲一般。
浪奔、浪流、浪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很多的填词人,都是文字的高手,其中香港的黄霑大师,更是高手中的高手,不然一首《上海滩》怎么会在上厕所拉屎的时候,奔流而出呢?
抄名篇大家的文字,抄的不单单是文字而已。
我们都知道一句老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觉得在抄写文字的时候,会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以及对作者的思考。
读书可能要百遍,但抄书,可能三十遍就可以体会到真意。
当然,哪个方法的效率比较高,这个还得因人而异常。
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我觉得摘抄句子这个方法是挺适合我的,除了可以学句子、还可以练字,而且在摘抄的过程中,很多的优美句子,都会复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很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从前慢》 木心
“时间上有美丽的花纹,摸起来像浅海的泥一样柔软,她把时间涂满全身,然后拉起我飞向存在的边缘,这是灵态的飞行”
---《我看到了我的爱恋》 刘慈欣
。。。。
句子抄多了,优美的句子就会顺手拈来,自己的文字要想更快的提升起来,模仿大家的句子,不失为一个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