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官宣了三胎生育政策。不知道官方或者别人对这个消息怎么看,或者有什么期待,我的朋友圈里,已经把这件事当成了段子。比如要给生三胎的发烈士证,比如有三个娃的老母亲只配穿拖鞋。
我很喜欢孩子,非常非常喜欢。看到刚出生的小宝宝挪不开眼的那种,如果有可能,我不仅会生三胎,我甚至会生十三胎。当然前提是有可能,这个可能包含很多,比如手里有1000万现金,七八套市中心的学区房,爸妈公婆身体健康一心帮忙。但是现实是,一个可能都没有。
现代人是怎么了?我的姥姥,是一个农村老太太,她和我姥爷俩人,生了十三个孩子,活下了十一个。他们只有农村里的三间瓦房,几亩地,我姥爷做乡村教师每个月有十几块钱的工资。可他们愣是生了十几个孩子。
放到现在,简直不敢想象。
我和我姥姥的区别在哪里呢?她生活在北方的一个闭塞小乡村,她不识字,她把孩子当成小猫小狗的拉扯。我生活在南方大城市,我研究生学历,有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把孩子当成世间的唯一,恨不得把全世界的美好都摆到小娃面前。
这个就是区别吗?
不止。这个区别只是个人的,更深层次的区别,在于我和姥姥背后的社会大环境。
全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不因时间地点而改变,可是每个妈妈要面对的环境舆论和生存状况是有区别的。在姥姥眼里,孩子只要活下去就行,哪怕要饭吃,也是活着,也能欣赏领略世间的美好。可是在我看来,孩子只有好好得活下去才行。要出人头地要成为人中龙凤。当然,我并不会这样要求我的小娃,但是我在努力给他提供这样的条件。
我的姥姥,一边种地一边喂猪一边做一大家子的饭一边养大了十几个孩子,现在的妈妈们,一边工作一边辅导娃作业一边陪娃学钢琴舞蹈美术一边把自己包装成都市丽人一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或许,这就是区别吧。我的姥姥,她没有自己。她是母亲是妻子是儿媳妇甚至是亲戚家的姑姑大表姨,唯独不是自己。而我,是小娃的妈妈,更是我自己。如果,没有足够的金钱足够的人力资源来帮我养娃,我也只能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