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心理学基础30讲》的全部课程内容。今天我重新梳理课程中的知识点,帮你完善心理学的知识框架。
一个知识体系
心理学有非常多的研究领域和流派,我们的课程从心理学基本框架、自我定位和认知、爱情与婚姻家庭、人生价值与使命四个应用领域为你搭建课程的结构。
但是,你看到的结构背后是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我把心理学分为3个部分:
1、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最一般的规律、理论和方法;
2、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理现象;
3、应用心理学:研究人在不同场景中的心理现象,比如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都是心理学在具体领域的应用。
三个思维
这门心理学基础课最重要的是帮助你建立一套全新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完成三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1、从直觉思维到理性思维:人都会假定自己的思维是理性的,但是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非理性的。我们做着很多自认为有道理、有逻辑、有理性的事,但实际上,我们依靠的往往是自己的直觉。
2、从自我中心思维到开放思维:自我中心并不是自私,而是指人总会觉得自己看到的一切也应该是别人看到的一切,心理学最重要的是帮你从别人的角度理解这个世界。
3、从机械思维到弹性思维:心理学和传统的自然科学研究不同,当你用机械思维观察人的时候,其实你的态度已经在影响别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
四大公理
科学心理学有众多研究领域和流派,但是它们共同的基础就是四大基本公理:
第一、基因为我们的心理设置了初始参数
不从进化的角度去理解我们现在的心理与行为,那么我们的心理学就是不完整的。我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法已经深深地留下了基因的烙印。
第二、大脑为我们的心理提供了生理学的约束
不存在脱离大脑的心理,只存在由我们的大脑所产生的心理。所以揭开心理学的奥秘,还需要脑科学的研究。
第三、心理具有扭曲现实的能力
因为心理学一直强调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在的物理世界,另一个是内在的心理世界。这个内在的心理世界不是对外部物理世界客观的、忠实的反映,它是我们根据基因的烙印、过去的经验、当下的物理世界,以及大脑的约束而构建出来的。
第四、社会是心理的最终归属
不存在独立于社会与群体之外的个体,也不存在不受社会和群体影响的心理。只有把我们的行为放入到时代的潮流,社会的期许以及群体的规范的背景下,我们才能理解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才能认识真正的自我。
30个关键概念
我把现代心理学最基础的30个概念划分为三类:心理学现象、心理学理论、心理机制,我们摘取了概念的解释和对应文章的导读,方便你复习、查阅。
心理学现象
1、聚光灯效应 (Spotlight Effect)
过多地认为别人会注意到自己或者自己在做的事情,认为聚光灯总是打在自己身上。事实上心理学会帮助你跳出个人视角,摆脱幼稚的自我中心。
导读:人很多时候会认为自己理解的世界即是真实的世界,这便是自我中心。这篇文章会帮你摆脱自我中心,真正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你会离真实越来越近,你会对世界有新的认识。来源:《02丨告别自我中心思维》
2、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
我们期望某件事情发生的时候,这件事就会真的发生。也称之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所以,心理学会指导你构建一个让自己舒服的环境。
导读:很多预测或者预感不过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你的观察和研究都在影响结果,你需要用弹性思维替代机械思维,重新理解心理现象。 来源:《03丨心理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禀赋效应 (Endowment Effect)
当你拥有了一件物品之后,你对这个物品价值的评价,会比你没有拥有它时更高。我们的心理世界不是对外部世界客观的、忠实的反映。
导读:你看到的现实,不是真实世界,而是经过心理的扭曲之后的世界。所以你世界的好坏,取决于你看待他的方式,这篇文章会带你在不完美的物理世界中,建立完美的心理世界。来源:《06丨公理三:心理可以扭曲现实》
4、胜利者效应(The Winner Effect)
之前的胜利经历,会让你之后获得胜利更加容易。
导读:成功者最重要的就是拥有“成长型思维”,也就是看待失败的方式。固定型思维,把失败归结于自己的能力,而成长型思维会积极地转换思考角度,把成功归结在努力或者坚毅,而不是先天决定。来源:《 17丨胜利者效应:为什么“胜者恒胜”? 》
5、光环效应(Halo Effect)
当你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者不好的印象之后,倾向于根据这个特征的好坏来推断这个人其他方面的特点。
导读:为什么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在进化心理学中,颜值不过是人寻找健康、优秀基因行为的伪装。看透光环效应背后的本质,你就比别人更具备洞察力。来源:《18丨始于颜值:高颜值为什么有“光环效应”?》
6、零点效应(Midnight Effect)
随着与异性发生性关系的概率降低,男性会降低对于伴侣的标准,以此获得更多性的可接触性。
导读:因为男性渴望获得多元的性伴侣,渴望保持性的可接触性,他们会在结婚和生小孩这两个节点上,产生承诺恐惧。男人对性的需求的强度远远超过对安全的需求,对爱与归属的需求和对自我实现的需求。来源:《21丨零点效应:谁是男性的梦中情人?》
7、变色龙效应(Chameleon Effect)
我们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别人,越是亲近的人,我们就越容易而且越愿意模仿。
导读:不仅是长相,多年的夫妻连肾脏功能、胆固醇指数及握力测试结果等生理指数也随着结婚的年数越来越相似。用伴侣之爱浇灌婚姻的夫妻,他们的离婚率远远低于那些用激情之爱来维系婚姻的夫妻。这就是拥有幸福婚姻的方法。来源:《 24丨安于陪伴:如何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
8、路西法效应(Lucifer Effect)
善恶之间只有一条细细的红线,好人也有可能在社会情景的影响下变成恶魔。
导读:人人都是路西法,都有成为恶魔的潜质,因为我们在社会规范面前“缺乏思考”。这种潜质,被称为平凡之恶。我们手中,唯一能够对抗平凡之恶的力量,就是我们自己思考的能力。来源:《 28丨路西法效应:人人都有作恶的潜质吗?》
9、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积累了优势,比如金钱、名誉、地位,那么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导读:阶层是真实存在的,阶层背后的资源不平等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阶层所固化的,是获取财富的品质以及成长的环境。这些固化的东西,其实恰恰提供了抗衡阶层的突破点。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品行、关注他们的成长,并且争取良好的教育机会,以此来打破阶层的固化。来源:《 30丨马太效应:出身阶层决定了你的未来吗?》
心理学理论
10、直觉 (Intuition)
不需要经过思考,直接就会出现的想法、信念、感觉或者偏好。可让人做出快速判断、采取行动,但却无法在高速变化的现代社会指导我们的决定。
导读: 如何拥有常人不具备的洞察力?如何适应高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学习心理学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让科学的理性思维取代直觉思维。来源:《01丨从直觉思维走向理性思维》
11、形神一体 (Unity of Body and Spirit)
不存在脱离大脑的心理,只存在由我们大脑产生的心理。心理的全部奥秘,都存在大脑中的上百亿神经元当中。大脑是心理的生理基础。
导读:你的“大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不存在脱离大脑的心理。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你需要掌握脑科学的秘密。来源:《05丨公理二:大脑为心理提供了生理约束》
12、脑岛 (Insula)
脑岛管理着人的认知、情感等多种重要功能,也是人体的痛觉中枢。当你的身体感受到疼痛,或者当你被社会群体排除在外时,脑岛会被激活。
导读:当你被群体排除在外的时候,你的痛觉中枢脑岛也会被激活。所以忽略社会的框架、群体的影响、人的交互,我们是很难真正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来源:《07丨公理四:社会是心理的最终归属》
13、自由意志(Free Will)
在面对不同的选择时,不受阻碍自由地做出决定的能力。但神经学的研究显示,自由意志可能并没有决定我们的行动,而只是行动产生之际的“旁观者”。
导读:自由意志到底存在么?我们的很多行为其实并不是由自由意志决定的。当你做出每一个决定时,你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动机进行更深入的剖析,理解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来源:《09丨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否存在? 》
14、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Sapir–Whorf Hypothesis)
语言会决定我们的思维和文化,特定的文化也只有通过特定的语言才能得到表达。
导读:语言的不恰当使用,也会阻碍甚至禁锢我们的思维。语言决定了人对世界的认知。来源:《12丨语言:语言决定了人对世界的认知?》
15、专念(Mindfulness)
专注当前的念头,活在当下。专念是一种思维方式,核心是对自己思维的控制力。
导读:为什么我们总是说,人要“活在当下”呢?这篇文章会帮助你用专念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激发思维的创造力,甚至让思维反向去扭曲现实,让你感受到挣脱禁锢而自由奔放的思维,进入心流体验。来源:《 14丨专念:为什么“活在当下”是幸福法则?》
16、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核心问题: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如何做出理性决策?
导读: 当个人的理性思维拓展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层面时,很可能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出现所谓的“囚徒困境”。想要破解囚徒困境,最好的应对策略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队最佳选择,个人的理性决策也容易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来源:《 15丨用“以牙还牙”突破囚徒困境》
17、美的文化假说(Cultural Theory of Beauty)
美的定义来自于文化传承和经验塑造。不同文化对于美有不同的定义。但进化心理学家之处,在变化的表象之下,美感依然有基因驱动的共性。
导读:即便是对美的定义,在“文化假说”之下也有共性。这篇文章将会带你打开视角,发现不同差异背后,时常被人忽视的共性。
来源:《19丨文化假说:美是文化定义的吗?》
18、大头问题(Brain Size Increase)
在过去200万年中,人类大脑的体积扩大了三倍,但是女性分娩的产道并没有成比例扩大。为了顺利生产,即便是女性怀胎十月出生的婴儿也实为“早产儿”。
导读:人为什么要结婚?婚姻其实最初是为了解决大头问题,成为人类继续繁衍的必需条件。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婚姻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来源:《23丨大头问题:揭示婚姻的本质》
19、谎言(Lie)
研究证明,我们撒谎的能力远高于测谎的能力。我们尝试根据经验、推理来判断别人是否在撒谎,和抛硬币判断的概率没有差别。
导读:无论是先天的能力还是后天的练习,我们撒谎的能力都远高于我们检测谎言的能力。这个残酷的事实,让我们无法通过检测谎言,避免婚姻中的背叛。那我们如何才能维系长久的婚姻?来源:《25丨觉察谎言:你是否擅长检测背叛?》
20、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关键期是指儿童、青少年的大脑与心理,存在对发展特定能力或行为最敏感的时期。
导读: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是“虎妈”式的权威型教育,还是西方民主型教养?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对孩子“关键期”的掌握,这是心理学告诉你的重要教育心法。来源:《 26丨养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心理学机制
21、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人的行为本质上是为了基因的传递和延续服务。人类不过是基因的载体,而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使基因得到永生,从一代传向另外一代。
导读:你的行为模式是后天因素塑造的,还是与生俱来的?其实人类的行为在本质上是在为基因服务,人不过是基因的载体……来源:《04丨公理一:基因为心理设置了初始参数》
22、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为了压制潜意识当中的动物性想法,人所采取的不让这些想法表达或者进入我们意识当中的方式。主要有压制、取代、升华、反向形成、投射、合理化等等。
导读:动机与欲望、冲突与困扰,才构成我们真正的人性。当我们内心遇到各种冲突时,我们通常会启动防御机制。理解防御机制,你会更了解自己和他人。来源:《08丨防御机制:压抑黑暗处的本能》
23、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人的心理状态会被人的生理体验塑造,二者之间有强烈的联系。
导读:我们可以通过胜利体验来“激活”心理感觉,比如让自己微笑,其实就能让自己的心情有所提升。通过观察胜利状态,你可能会更准确地了解他人。来源:《10丨自我(上):避免具身认知的盲区》
24、聚焦偏差( Focus Deviation)
由于关注自己的行为细节、关注某一个具体场景或者社会群体关系、关注自我,而产生的自我认知偏差。常见的聚焦偏差有三种:行动、场景、自我。
导读:为什么生活中常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这篇文章将带你发现认识自我时常出现的三种偏差,用科学的心理学,让你越来越了解自己。 来源:《 11丨自我(下):跳出聚焦偏差的陷阱》
25、控制感(Control)
事情的走向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理想状态。有时我们会追求虚拟的控制感,比如认为观看比赛直播时自己的态度可以影响比赛的结果。
导读: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从追求控制、获得控制、到最后再失去控制的一个过程。“控制”两个字,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全部。来源:《 13丨控制:为什么我们总想“掌控命运”?》
26、约拿情结(Jonah Complex)
在机遇面前自我逃避、畏缩后退的心理。出于对自尊的过度保护,而产生的对成长的恐惧和更高追求的回避。
导读:为什么我们不仅害怕失败,还会惧怕成功?自尊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资本,但是很多人会对自尊进行过度保护……来源: 《 16丨自尊:用“高自尊”对抗物质匮乏》
27、亲代投资(Parental Investment)
亲代为增加后代生存的机会而进行的投资。男性所做的最低投资是为交配做出的努力;女性所做的最低投资是交配、怀孕、生子。女性在择偶时比男性更挑剔,是因为女性所作出的亲代投资远高于男性。
导读:为什么女性的择偶标准比男性高?什么样的男性,才能成为让他们沦陷的白马王子?来源:《 20丨陷于财华:谁是女性的白马王子?》
28、处女情结(Obsession with Virginity)
处女情结指的是男性因为不确定儿女是否是自己的血脉,而产生的焦虑。
导读:男性在传宗接代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性伴侣的出轨。那么,通过什么机制来保障妻子生下来的儿女就是自己的血脉呢?来源:《22丨忠于人品:破解男性的“处女情结”》
29、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
俄狄浦斯情结在心理学中指的是,男孩喜欢和母亲待在一起的现象。在精神分析学中,原意是指“弑父娶母”的情节。
导读: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中国的女性是“丧偶式育儿”。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说“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然的家庭角色分工。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父亲在教育中的角色是什么呢?来源: 《27丨父亲的旗帜:父亲在教育中的角色》
30、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在一个群体中,阻止作恶的责任是由所有人来分担的。每一个个体的责任感会因此减弱甚至消失。群体越大,责任越分散。
导读:即使我们没有亲自作恶,我们也有可能会纵容其他人作恶的行为,这同样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来源:《29丨责任分散:为什么会出现集体冷漠?》
加餐:人类的终极问题—我们为何而生?
1、基因多效性(Gene Pleiotropy)
一个基因可以决定或者影响多个性状,具有多种功能。有一种促进男性雄性激素分泌的基因,在增强人繁殖竞争力的同时,会造成中老年时期患病。
导读:人为什么会死?为什么自然界会产出致病、致死的坏基因?来源:《31丨自然选择,为什么没让人类永生?》
2、恐惧管理(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人既想保持自我不灭,又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为了管理这种矛盾造成的恐惧,人会创立文化、价值、世界观等等这些让生命意义长存的事物。
导读:每个人,都有两次死亡。一次是众生平等的肉体和精神的死亡,无论是帝王圣人,还是凡夫俗子,在某一个时刻都必须面对,我们无能为力。第二次死亡,则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来源:《32丨恐惧管理:死亡延续了文明》
3、模因(Meme)
构建人类心理与文明的“基因”,是通过非遗传的方式,传递和繁衍的社会文化与文明的基本单元。在今天,模因已经成为人类进化的主角。
导读:如果基因是唯一的作用力,我们人类的文明,不可能获得今天这样璀璨夺目的成就。那么,除了基因以外,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着我们人类社会的进化?来源:《33丨模因:你如何摆脱基因的控制?》
4、群体癔症(Mass Hysteria)
通常指某种精神紧张相关的因素,在许多人之间互相影响而引起的心理或精神障碍。旁观者目睹一个人发病,也产生恐、紧张心理并出现相同症状。
导读:虽然人类是因为基因的进化而产生,但是人类最终借助模因,脱离了基因的控制,把进化的选择权交到了自己的手上。虽然我们的行为还留有基因的印记,但是我们已经是一个为了信仰、为了科学、为了艺术等等模因而愿意牺牲掉基因的全新的生命。来源:《34丨文明的未来(上):模因如何创造了人?》
5、技因(Teme)
在机器中,而非在人脑中存活的模因。技因在机器间传播、复制、进化。
导读:随着人工智能的升级,在未来,计算机可能不再需要人类思想的输入,也可以独立进化。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摆脱了基因的束缚,通过模因进化。机器也有可能在发展过程中,摆脱人类模因的束缚,演化出它们自己的进化法则。来源:《35丨文明的未来(下):机器会摆脱人的控制吗?》
课后思考与行动
刘嘉老师的《基础心理学30讲》+加餐5讲,以及直播的4节复盘课,1节全部课程的总复盘,总共40讲今天结束了。刘老师最后的总复盘课(今天)内容好丰富,条理性也是超级强——我想,我会以后学习刘老师的这种方式来复盘和总结的。课后的心理学水平测试题,总题13道,我答对了10道,得分116分(满分150分)。这个结果我还是比较满意,因为和我内心的120分很接近。
整个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其中特别有几点,对我的冲击很大——也就是说,让我的三观碎了一地。
1、基因为心理设置了初始密码,我们只是基因的载体。过去理解的基因,其实更多是狭义的,以为就是人的个性或脾气、外表长像、智商等等。认真学了这课之后,明白了基因若从广义的理解,其实是物种与物种基因的差异;人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基因制约或促进人的发展,比如:3-5岁是语言发展期,这个不是乱说的,而是基因决定的;比如人在年轻的时候普通都更还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到了中年后就不太在乎了,而对自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个基因的发展有关)……
2、婚姻的制度的产生,是为了破除基因传递中的囚徒困境,为了让基因更好的繁衍下去。原来以为婚姻制度,只是社会属性,人只是因为社会的压力而都要结婚,学了这课才知道,你在特定的年龄,心理和身体都会骚动(原谅我用“骚动”这个词),本能的要求偶(这也和基因设置初始参数有关),过去以为是爱情,其实是因为我们是基因传递的载体。为了让基因一直传递下去,就需要婚姻制度来保证。
3、痛苦本身是有价值的。挖掘痛苦的价值,可以用痛苦本身的力量来治愈痛苦。原来就觉得痛苦是坏事,总想替朋友和家人快快消除它们。
4、模因是与基因相对,指“通过非遗传方式,传递和繁衍的社会文化与文明的基本单元”。 模因,是传递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基本单元。人所以的痛苦,其实是模因与基因的斗争。斗争越小,证实此人正在通过模因摆脱基因的束缚。